首页 新闻频道 太姥山下

诗歌写字条——诗学札记节选

2020-08-17 08:09 来源:闽东日报 汤养宗  

编者按

诗人汤养宗说,诗歌于他而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越埋越深的迷恋,后来则是信仰与依靠,成为他的一种人生态度。“诗是时代的声音,它一直与你的精神境界秘密相维系,并看管着你的心灵生活。”

两年前的8月11日,汤养宗诗集《去人间》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这是鲁迅文学奖设立以来我省诗人获得的首个奖项。对于闽东文学而言,这是一个里程碑,也是很有纪念意义的一个时间节点。今天,“太姥山下”文学副刊特别选辑了汤养宗的组诗《闽东诗章十首》和诗学札记《诗歌写字条》节选,以飨读者,并祝愿闽东文艺创作更加繁荣,涌现出更多符合时代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的优秀文艺作品。

1

2

3

 

□ 汤养宗                

【1】

诗歌的内质本相一直处在孤冷中。一直是少数的一些人才使得诗歌这种文本靠得住。一代又一代的诗人秉持着自己的写作品性,积攒自己的写作意识与技艺,与光阴为敌,铁心认定自己的要与不要,反复比较着写作取舍上的确认与维护,从他开头这样说:“我从没有向什么低头过,顺从过”,到后来终于成为生活无比精准又无比严厉的判官,这当中所经历的都是寂寞的功课,他在冰凉的技艺中用掉的都是他内心中无法与人证实的炉火。正是这少数的人,让诗歌在人心中确立了可靠的地位,而他自己总在人世的种种疑问中,人去楼空。

【4】

一首好诗至上的凛冽性使我们产生敬畏感,它的精确度与精美性使我们相当长以来的犹豫感一下子瓦解。我们感到诗歌作为一种我们所需要的形式在它这里有了新的递进,也因了它的出现而更加可靠,并由此有了某种更值得信赖的控制地位。我们接触到它以后,心里终于有了一块石头落地:相信一种美是可以进一步找到其相依托的形式的,一种完善的结构在我们的期待里并不是幻影,漂浮的诗歌终会找到它合适的落脚处。我们感谢写出这篇诗歌的人,因为他,我们的精神有了依附,也被归位。

我们甚至并不想知道,写它的这个人今天正在做什么,他是哪个国家的,身体好不好。但我们相信了这是个事实,深在的美在我们当中又被找到,隐密的美仿佛在这一刻招供了,我们通过这篇诗歌甚至得到一个证明,那就是并非我们在写作中逼供了什么,而是至高的艺术也逼供了我们,使我们与所参与的艺术终于有了一个和解,也在当中参与了神对崇高价值的评判。于是,我们自己同样也是被确立的,因为它的精神实质与我们是那般的靠近,让这件作品成了我们集体的代言人。

【9】

诗歌是什么?诗歌是我们正常生活多出的那一小部分。

【10】

中国新诗作为直接脱胎于西方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主动地更深层次地与国际诗歌相对接,吸纳西方诗歌艺术中的思辨方法及各种表现手段是非常应该的,而没有全人类都已想通的问题我们就是想不通或特意不去想通的问题。别人无法替我们包办的问题我想有两个是至关重要的:一是中国诗人身上与生俱来的与自己这块土地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悲悯感。这种悲悯感又带有东方浓厚的参悟意识及玄学上的超脱思辨,西方诗歌中的澄明透彻与我们诗歌中的阴郁牵挂到底哪个更有价值,我想值得深思。这种东西是深藏于一个民族骨血中的特质,要不要换血?换血了我们还是不是我们。二是世界意识如何在汉语的语义中得到合理转换的问题。白话文及现代汉诗已有一百年的历史,而汉语意识却在中国人身上作用了五千多年,无论我们拿来了多少世界意识及外国诗歌的表现手段,最终要回答的是如何在现代汉诗中体现出来。

【13】

支撑着我在诗歌中留下来的理由很简单,那便是诗歌让我感到它在生命中所占的份量越来越重要。在我多年向诗歌掘进的过程中,诗歌也大恩大德地反哺了我。它给了我认识事物的手段,给了我呈现与世界关系的方式,让我成了一个与个人心灵有了更深关系的人及为稳固自己的心灵比别人多出一门手艺的人,同时,它还见证并缓和了我这个人活在世界上所有过的灵与肉的冲突经历,也维护了我留在人世上种种的精神担当。

【16】

什么是一个诗人的写作尊严?那是长期以来在文字中被自己培养起来的(或者说在文字中一以贯之的)对这个世界的敬畏与责难(哪怕这份良心已显得有些苍凉与孤单)他留在文字中的饱满的说服力,被他征服并化解的文字的技术难度,以及他通过文字所要传达的独立的精神气韵。所有这些都是他在艰苦卓绝的写作劳动中争夺来的,也是真正不可侵犯的。

【23】

有许多极具才华的诗篇也属于激情之作或即兴之作,我是说散裂的想象力也极容易旋转成一种速度,只要这个诗人具备有这种写作惯性。这并非难事,许多诗人包括我也已经早有体验了。而这种速度常常是无效的,它速度太快,无法光顾与融合宽大的意味,令文字急促而紧张,使写作者无暇从容地去缝合左右而出现漏洞,造成文体的整体零乱。

而才华远不是也不等于最后的文本。文本是一个人在写作长度里学习到的更宽广的呼吸。是才华以外对写作方法与世界关系的深刻统一。这种自由而宽广的统一,往往让才子们最后只差“一口气”,才子们不服气,认为这很容易做到:“下一首等着吧!”那就等着吧。

【25】

语言的态度即文学的态度,更是生活的态度。什么样的语言,给出什么样的诗歌,语言使同一个世界面目全非,而诗意总是太慢。在现代,诗意方面我们甚至没有胜出古代人多少,所以,我们在这方面一直都在重复他们,而我们因为语言,我们又是新的,我们必定又会说出全新的。

语言决定于思维方式,没有新的思维,还有什么新的诗歌,以及新的诗意。思维在诗歌里就是态度,态度让一个诗人是,或者什么也不是。思维态度让一个年轻人早早就衰老了,而另一个老人依然处在先锋的前沿。这是谁都不能勉强的事,自以为是肯定无效。

【36】

何谓诗歌文字中的“天然不作”?这个问题是许多人的错觉。好的诗人留在技术上的刻意及留在文字表面的不退让,是一切好诗人能成为好诗人的基本条件,也是作为他们对待诗歌文字的基本态度与精神。没有什么是“天然不作”的,大自然中的奇山怪石也被空气中更神秘的手天天雕凿着。在一个真正懂技术的诗人眼里,所谓的“天然无痕”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有他们留在字行间或隐或现的心计与“小脚”,要知道好诗歌到处是“刀光剑影”啊。“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这里的有与没有,其实是个标准问题,也是只有行家才够得着的眼光问题,不是没有触及诗歌实质性的表象问题,它是有条件的,一个是已经“够着了”,另一个则是具体诗歌中的“不具条件”或纯粹的“无从谈起”。

【53】

在诗歌中,技术担当了对当代意识的验证,它用独立的态度将当代的意识凝固成自己的艺术个案,它用这个角度与那个角度分别与不同的事物做了相应的比较与定位,真正变成了这个时代的孤品。技术越孤绝,品位便越卓尔不群。这也是它拒绝了许多不可靠的表达方式,及与任何空泛的意识推搡争夺后的结果,最终由大众变成了独立的个体,它才是可靠的及不易被什么颠覆的。而大潮涌动中的意识如果没有高超的个体技术介入,只能依旧漂浮着,它甚至无法在一件某人的作品中被落实下来。

【66】

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从昨天看是延续性的,但在今天或明天并不是。并不是一条直线。今天更多是拼贴性的,临时的,混沌的,甚至内乱的。我们说话,已经丧失了或被剥夺了只有单极平面的线性表达自由度,而是被更多的信息突然打断与阻隔,它们多维地横插进来,令每一个表象的含义显得更为单薄。在诗歌中古代人用七绝七言可做得很好的效果在我们已经不够与不能,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及物能力,需要停顿,反证,需要左右维系的碎片验证而达到完整。我们的困难在于想说的话别人都说过,更难于我们能够像个今天的人在说话。就像并不是活在当代的人就是现代人。我们与世界之间能够对应的表达才刚刚开始,所以我们面对说话方式才需要想七想八,不是我们因什么疲于说话,而是我们真正开始重新说话。说话成了我们活着的最主要的标志。说话的方式让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是合格的现代人而不是伪现代人。及物的思维取向决定了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每每看到大块线性的文字时,我就反感想喷笑,感到许多文字总是落在时光后,实际上也一直是这样。感到它笨,够不着,简单与没有实际意义。我们没办法,只有服从这个多维的世界,在散裂甚至混沌不清中的各项碎片中组织好上下间的话语关系。因为事物早已失去了它表象上的示意,我们在临时零乱中重新组构的表达更新鲜有效,我们进入全新的叙述,更能持住它、看住它与维护它。我们多方组织起来的语言,是顺应事物的镜像,是害怕语言的不够用。

【76】

有些诗是许多人都可以写或可仿制的,

而有的诗只能由一个特定的谁来完成,

这当中包含了特定的生命感悟与真正不可替代的技法定力,

有时,我们甚至觉得这首诗与这个人之间不知谁找到了谁。

【80】

与一首好诗相遇,有如初夜。而写出那首好诗的人,则有如神灵附体,被我们遇到。

【99】

每一个诗人心目中的诗歌要领都是不一样的。但让诗人写出好诗的要领又肯定是相似的。诗人们都想早日拿到那份最后的要领,问题却不迎合我们,问题并不简单。它像行走中前方卡夫卡的城堡,有时有有时无,甚至会左右摇摆,大多数人只能趋近。今生看来无望,却又心有不甘。

责任编辑:陈淑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