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文化闽东

戏说闽东:宁德十大特色演艺

2015-10-27 09:09 来源:宁德网

  蕉城“霍童线狮”

霍童线狮,又称抽狮,当地人称之为“打狮”,是霍童当地一种独特的民俗游艺表现形式,也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乔装动物的杂技节目。2006年该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霍童线狮应邀参加了中国传统技艺大展、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欢欢喜喜过大年》、新加坡2014妆艺大游行及国内诸多省份的展演等,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故其有着“中华一绝”的美誉。

据历史传说,隋代谏议大夫、开山大祖黄鞠公曾为霍童灌溉村田,造福子民,当地以举办“二月二”灯会的方式来纪念他,线狮表演是“二月二”灯会中最具特色的节目之一。明代中后期以来,霍童线狮成为当地节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线狮不但制作工艺复杂,表演起来更要过人的技巧。表演者站在台后提绳子,人距离狮子少则5米,多则超过10米;十数位训练有素的线狮艺人得分成数组,每组中一人为主,其他人为辅,配合无间;舞狮者以不同的节奏或频率拉扯绳索,表演出狮子的各种动作神态;舞狮者不但要有熟练的技巧,更要有充沛的体力。霍童线狮通过绳索操纵狮子表演各种动作,集文功、武功于一身,其表演有单狮(雄)、双狮(一雄一雌)、三狮(一母二子)、五狮(一母四子)4种形式。线狮表演最早是沿途行进,边走边舞,后转为固定台表演。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实践性创造,线狮的表现力越来越丰富,能表演坐立、蹲卧、苏醒、伸展、登山等各种不同姿态,仅狮子戏球就有寻球、追球、得球等动作。

  屏南“四平戏”

屏南四平戏作为古代戏曲声腔——四平腔发展形成的地方剧种,历经五百多年的历史,有着丰富的剧目和声腔音乐,以及形式古朴的表演艺术,保存了独特而古老的剧种个性和风貌,其特征表现于以下几方面:(一)保存原始的弋阳高腔特色。(二)古朴传统的南戏表演风格。(三)文本与表演的雅俗组合。(四)与宗教民俗关系密切。

四平戏是以稍变弋阳的四平腔为主要基调,其乐队仅有锣鼓打击乐器伴奏,不用管弦乐器演奏托腔,演唱采用“一唱众和”的程式。

四平戏的表演艺术既古朴粗犷,又优美自然,雅俗共赏,富有生活气息与民间色彩。屏南四平戏保存了许多古代南戏的表演模式,并积累了一些历代艺人的表演技艺,如《白兔记》中的“三娘挨磨”、“井边会”、“磨房会”,《沉香破洞》中的“上香”、“闻讯”、“破洞”,《江天暮雪》中的“琥珀岭”,《黄金印》中的“逼钗”,《姜诗》中的“芦林会”,《梁山伯》中的“楼台会”等剧目之片断或折子,都是历经世代艺人打磨的精品,观众百看不厌,甚至耳熟能详。今后,将会利用屏南每年主办“8·18中国白水洋旅游文化节”有利契机,充分展示屏南四平戏的独特艺术魅力。

  周宁“鱼葬礼俗”

周宁浦源村的“鱼葬礼俗”,有800多年的历史。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河南开封郑氏始祖朝奉大夫因避战乱,举家辗转迁徙至周宁浦源村。当时,因要澄清溪水,确保饮用水源卫生,就将溪中原生态自然的鲤鱼保护起来。为保护溪中鲤鱼,在村民中树立护鱼理念,郑氏先祖不惜利用自己的孙儿在抓溪中鲤鱼时,巧设“苦肉计”,以此警示族人不可随便抓溪中鲤鱼,并趁机择地建“鱼塚”,订立村规民约:“凡偷鱼者,给全村人罚酒席一次”;“溪中鲤鱼自然死亡,要给鲤鱼举行鱼葬礼俗”。浦源村人世代恪守古老的村规民约,不仅不食溪中鲤鱼,还将其奉为“神鱼”。

“鱼葬礼俗”的仪式开始时,先由村中年长者手托盛着鲤鱼的盘子走在前头,身着晚清服饰,男女老少紧跟其后,敲打着哀乐的鼓锣之声,举五色彩旗,沿溪岸而行走向“鱼塚”。“鱼塚”旁,两棵参天连理古柳杉紧紧相抱,犹如一对生死不渝的夫妻,人称“鸳鸯树”。两树之间立着的一块石碑就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鱼塚”。队伍到“鱼塚”后,将装有鲤鱼的盘子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祭坛上,首先由司仪主持开始祈祷,参加祭拜的族人,跟随司仪吟诵“鱼祭文”:“鲤鱼溪人谨以三炷馨香一卮酒,致祭于鲤鱼亡灵……表吾齐之博爱兮,惟祈尔裔蕃昌……”。村中老者在“鱼塚”前,上香、三拜九叩。最后,由村中老者将盘中鲤鱼置于鱼塚中,在鞭炮声中,完成“鱼葬礼俗”。

  蕉城霍童“二月二”灯会

霍童镇属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霍童“二月二”灯会于2008年6月被福建省批准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霍童百姓为纪念先贤黄鞠而举行的一场民间盛会,至今有千年历史。相传,黄鞠来到霍童定居后,经过几年的努力,百姓安居乐业。黄鞠将河南民间流传的中原文化,如纸扎、铁枝、线狮、高跷等传授给村民,始创“二月二”灯会。

霍童的“二月二”灯会从二月初一开始,前后共计4天,初一由坂头的“钱、郑、彭”等姓氏为主组织表演灯会,被称为万全境;初二由街尾的“林、孙”等姓氏组织表演灯会,被称为华阳境;初三由街中的“章、颜、陈、谢、林”等姓氏组织表演灯会,被称为忠义境;初四由街中至街尾的“黄、潘”等姓氏组织表演灯会,被称为宏街境。其中,各个不同的姓氏分别将自己信仰的神明或具有特色的表演节目抬出,有着两层含义:一是享受劳作后的闲情逸致;二是祈福丰收。早期,每境迎灯一个晚上,称为“小迎”。后来,规定每隔五年各境重复迎灯一个晚上,共八个晚上,谓之“大迎”。四境各姓都打着灯牌为前导,抬着本姓奉祀的神像镇后,寄寓“人神同乐”。附近村民、外乡人士,纷纷前来观赏,近年,“二月二”前往霍童看灯,已成为周边市区群众的一大旅游去处,在2014年的“大庄”年灯会上,单晚游客最高突破6万人。

  寿宁“北路戏”

北路戏,俗称福建乱弹、横哨戏、平板戏,因其主奏乐器为横笛(即横膜笛),民间又称其为“横哨戏”。北路戏是清初以来北方梆子、乱弹腔南传后,经安徽、江西、浙江传入闽北,再传至闽东的地方戏剧种。主要流行于古田、屏南、罗源、宁德、福安、福鼎、霞浦、周宁、寿宁等地。1958年10月,寿宁县文教局在民间剧团调演之凤阳北路戏演出队的《槐荫记》中发现这一剧种。同时,福安专区文化局在福安阳尾演出队中也发现北路戏剧目《宋江杀惜》。于是决定发掘抢救这一剧种,并定名为北路戏。2006年6月,北路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是我国地方戏中稀有的剧种之一。北路戏与宋元明形成的南戏、高腔、昆曲来说,应是个新兴剧种,但比上世纪50年代形成的小剧种来说,它已有近300多年的历史。经调查研究,以及从北路戏的声腔内蕴分析,该剧种系由北方吹腔、婺剧乱弹、徽戏等因素融合而成。

北路戏传统作品有一百多本,常以“五缘”、“六配”“九阁”、“十三带”概括其中主要一部分剧目。北路戏由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现代戏《张高谦》的创演,取得了成功,八十年代以来陆续创演现代戏《东海小哨兵》《流亡剧团的孩子们》,古代儿童剧《岳云出征》《劈山救母》等儿童剧,在儿童剧方面累积了许多口白唱腔表演程式舞蹈动作以及舞台美术等方面经验,在创演富有教育意义的儿童剧课本剧方面具有优势,同时对于戏曲本身的传统文化在新一代的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

  福安“畲族歌会”

畲歌同《诗经》的创作艺术极为相似,“已知畲歌的发生时间,是4000年前畲族最早祖先承继高辛夷人氏族部落诗乐舞的时候。畲歌与《诗经》本同源同根于古中原民歌。”每逢岁时节令,畲家男女一般都会盘歌助兴,可谓“俗不离歌。”除在村内对歌外,还定时定点举办歌会,集四方畲家男女前往参加,形成畲村传统歌节或专门歌会,婚庆或村里来客时也会开展盘歌活动。福安主要传统歌节或专门歌会有:正月十五元霄歌节、“二月二”会亲节歌会、“三月三”歌会。

畲歌是畲族人民用自己的语言自编自唱的歌,既有歌词又有歌调,是民间文学与民间音乐的结合体。内容上大体可分叙事歌、小说歌、传统山歌和现代山歌四种类型,也有按叙事歌、小说歌、杂歌和儿歌四种类型分的。形式上畲歌基本格律和汉诗词七言绝句一样。七字为一句,四句为“一条”,讲求押韵。也有一字、三字或五字为一句的,也有两个三字短句合成的变体六字句的。条式上也有起句不同的变化,有四句五言的,或七言五句、七言六句的歌体。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和独特的“双音”二声部盘歌形式。演唱方法有假声、真声和真假声结合三种,假声唱法尤具特色,其气息支持点在小腹上部,气从肺的底部直拔上去,演唱者将后鼻腔、软口盖上提,运用头腔、鼻腔共鸣,声音细溜溜的像是从鼻腔哼出,颤音的幅度小,当唱到四、五、六度跳进时,常有意识将高音拉直。其延长音的颤音,犹如脑后飘荡一股清风,略带山野空旷之感,音区一般在β1-β2,有较明亮的光彩和一定的穿透力,既纤细又较结实,无空洞感。

  福安“奶娘踩罡”

本项目历史悠久,远可追溯至唐宋时期,由中国传统宗教道教闾山派教职人员口传心授代代相传具传承方式极隐蔽。现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绎海峡两岸共同信奉的道教女神,顺天圣母陈靖姑自幼行善,为匡扶正义赴闾山学法至二十四时为解闽地生灵于大旱毅然献身的故事。

本项目多于乡村社庙祈福斋醮时应乡民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而行持,演绎团体由主法一名护法四至六名组成,所有成员皆头戴兽冠,身着神裙,手持龙角、铃刀各异法器,演绎过程中主法人员一边吟唱神秘古老的词腔,一边行持道教独有的罡步,主法师时而脚踩三台北斗、九宫八卦,时而原地高速旋转,舞动手中龙角、铃刀等古老法器,护法则敲击手中法器,口中吟唱,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与主法随声应合,场中声韻悠扬,神裙飞舞,场外人头攒动,喝彩连天,极具观赏性。

本项目现由福安道教凌宵观主持邓张松(道名法佑)道长传承,为保持项目传承,现已打破传统一对一传承模式,以课堂形式公开授课,以期培养一批合格的传承人,打破传统只在社庙演绎的局限,积极投入到各类演出中,如《福建省畲族文化节》《魅力闽东》《第九届太姥山文化节》等活动,使这一文化瑰宝得以更好地传承发扬光大,为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实现伟大中国梦添砖加瓦。

  古田“陈靖姑祭典仪式舞蹈”

女神陈靖姑祭典仪式舞蹈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清。省级非遗传承人黄光辉为古田临水宫道长,是祭祀舞蹈的总师傅。祭祀舞蹈主要是靠家族传承,黄光辉道长有明确传承历史的已经经历7代。“文革”期间,陈靖姑祭祀仪式舞蹈被视为牛鬼蛇神,几乎灭绝。黄光辉的父亲为使家传经典不失传,冒险密授只有七岁的儿子。黄光辉学艺七年,终于学成父亲所有绝技。

祭祀舞蹈以其单一性、排他性为主要特色,舞蹈仅用于陈靖姑祭奠,其他神和无神像场所不跳。所有舞蹈动作从古至今不断发展传承,没有模仿、参照任何的其他民间舞蹈动作。“指舞”更是人间独有。十个手指变幻莫测,可以做出180个代表不同意义的动作。服装、道具、音乐均具鲜明地方特色。

动静结合,快慢结合,动作跨度大。动时腾空飞跃,如向天空取囊,或蹲俯如大海捞针。静时站立不动,口中念念有词。快时如将帅率领军士冲锋陷阵。

独舞和集体舞。集体舞人数以领舞1名加6的倍数进行。人数多时,如蛟龙过海,甚是壮观。

传统曲牌:目前尚未正式定名。曲调有近三十种。以鸣角和锣、鼓、钹打击乐为主,无其他乐器。

表演形式:歌曲有独唱、合唱。边唱边舞,层出不穷。

传统作品:有“踩罡”、“破关”等三十多种。

  福安“平讲戏”

“平讲戏”是闽东人民智慧的结晶,地地道道的地方剧种,系闽剧之前身,流行于闽东语系区。唱腔多吸收当地民歌俚曲、道腔释乐,乐队仅用“刀鞘板”“鱼鼓”配合锣鼓打出节奏,演奏用毛胡、楠竹双清、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唱腔带有海盐腔声调和南戏柔曼温婉乡音,又吸收了弋阳腔“一人唱,众人和”特点。2014年,平讲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福安自古经济繁荣,文人归仕者多。早在唐代“戏曲祖师爷唐明皇侍读”开闽进士薛令之,精通音律,《草堂吟》云:“携琴独理仙家曲……子期能说宫商调。”《宋史翼》载:谢翱,作皇宋《铙歌鼓吹曲》、《骑吹曲》,“上太常乐工传习之”。闽东北,曾流行“地下棚”杂戏,宋元南戏传入后,与它融合,形成了本土戏曲。万历廿五年版《福安县志》载:旧志云(嘉靖版《福安县志》)“亦有着云履而白领缘者,且喜杂剧、戏文。清代后,“江湖班”流入,福安艺人吸收其精华,逐步完善了平讲戏。清末民初,福安还有新玉春班、留洋班等30多个班社。1960年福安县平讲剧团成立,先后挖掘传统剧目308个,《赠金钗》《断桥》《采桑》参加省会演获好评,培养了一批优秀传人。现代戏《双定牌》《茶歌》多次赴省、晋京会演并获奖。1963年《茶歌》晋京演出,演职员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接见。

  福鼎市姚氏京剧社京剧“提线木偶”

闽浙边提线木偶形成于南宋时期,木偶戏在福鼎流传的历史绝不少于600年,明代戏曲评论家谢肇的《长溪琐语》中就有“大金所”(福鼎古地名)一户人家“采傀儡”(木偶)演“传奇”的记载,及清末民初,闽浙边地区几乎村村都有木偶戏班。

1942年,12岁的姚仁贵正式搭班学艺,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1953年,经县文化局批准,木偶剧团“仁贵班”成立。1958年,“仁贵班”的神话剧《水漫金山》获福鼎民间文艺汇演一等奖。1962年,经省文化厅批复,福鼎县木偶剧团转为正式专业剧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姚仁贵携长子、长女及八大弟子重建“姚家班”。1989年,“姚家班”被授予“闽东第一家”称号。2000年,姚仁贵因病去世,其长子姚义炳继其衣钵,于2011年成立姚氏京剧剧社。

姚氏京剧提线木偶不同于普通福鼎提线木偶的地方有:唱腔,以皮黄取代乱弹腔;念白,京白、韵白为主,方言白为辅;行当,引入京剧行当;乐器,改用京剧乐器伴奏;剧目,改演京剧传统剧目并创演新编剧目,开创了木偶戏演连台本戏的先河。其乐队分为文、武场。演员唱腔有西皮、二簧、反西皮、反二簧、吹腔等。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鱼塚 鲤鱼 霍童 福安 灯会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