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文化闽东

竹屿六绝/唐 颐

2018-05-27 10:17 来源:宁德网 唐 颐

5

竹江岛鸟瞰 张恒锋 摄

竹江俗称竹屿。我更喜欢它的俗称,闻其名便知是一座岛屿。称竹江,名不符实,分明是一座岛屿,四面环海,何江之有?

戊戌清明季节,初访慕名已久小岛,所见所闻,惊艳竹屿六绝,顿觉相见恨晚。

一绝虎岛与浮岛

一座岛屿,生长在东吾洋西北海面,不足0.2平方公里,形状如一只卧虎。从一张航拍图上看,高昂的虎头、敦实的虎背、浑圆的虎臀皆可寻觅,退潮后的弧形沙堤便是一条孔武有力的虎尾。据说从东吾洋西岸目莲寺的山上观看,竹屿岛酷似一只猛虎,忠诚值守着烟波浩渺的东吾洋。

虎头岗海拔最高,48米,如今成了摄影爱好者的一处黄金宝地。东方日出,西方落日,朝霞晚霞,潮涨潮落,潮涨舟楫,潮落滩涂,耕海耘滩,彩色家园,皆可一览无遗,沁人心脾。

卧在海面的虎岛,任凭飓风狂浪,总是岿然不动,沉浮自如,即使海边顶风沐浪的石厝、街道、码头,也从未受损,堪称奇绝,于是又有“浮岛”之称。当地朋友云,浮岛的岛基是由贝类海洋生物残躯沉积而成的,碳化了的海生物,既坚硬,又有缝隙,像是一块大海绵,自然是遇大水膨胀,水退则压缩,这听起来似乎也很有科学依据。

7

汐路桥 徐龙近 摄

海上田园 王龙华 摄

海上田园 王龙华 摄

二绝天下海埕第一桥

每当退潮时,在竹屿苍茫的滩涂上,就会出现一条路桥;涨潮后,路桥淹没于浩荡海水之下。于是,这条长达3651米,中国独一无二的路桥,被命名为“汐路桥”,名副其实也。从此,大自然准时的潮汐,每天总有两个时段让虎岛变成半岛。

200多年前的竹屿人,究竟谁是创意者、设计师、出资人,又有多少能工巧匠,一起完成了这项国宝级的工程。如今,查阅地方史料,只知是清乾隆年间由乡绅郑绣轩倡建,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郑启昂耗巨资建三年而成。至于那些堪称大国工匠的功臣们,已成为无名英雄。

据说,庞大工程施工,先往淤泥中打下密集的松木桩,再横铺松木条,松木条之上用条石垒砌,必须横竖三层,最后用一米长的条石一块紧挨一块铺设路面,路面也就1米宽,但有些路段宽达1.8米,便于挑重担者迎面相过。途中6座桥,则采用石拱桥工艺建造,桥孔可行舟。汐路桥所用条石,为花岗岩,皆采自当年宁德一座石矿。

不走汐路桥,不算到竹屿。那日午后,水落石(桥)出,我们一行文友10余人,鱼贯而行,踏上汐路桥。

这是一趟绝无仅有的徒步体验。

春雨欲来,乌云压海,海天一色,凉风拂面,放眼而望,灰濛濛的滩涂辽阔无涯,近观滩涂表面油亮光滑,似乎新抹上一层油。汐路桥蜿蜒至天边,刚刚露出海面的条石粘附着一层薄薄淤泥,管护人员还来不及冲洗,我们太性急了。

踏石而行,忽然感觉有点像行走在林区小铁路的枕木上,只是条石枕木貌似平整,其实崎岖不平。附生着贝壳和藻类的条石,斑驳沧桑,尚且滑膩,行走必须小心翼翼,把握重心,步步为营,否则,一失足跌入滩涂,成泥猴也。

汐路桥忽然钻入“竹林”中,普普通通的毛竹林立海上,间距相等,便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阵势,犹如列队齐整、集结待命的集团军。原来竹林是竹屿人耕耘滩涂工具,上端相系绳索,将新采摘的海带逐条挂上,便是一个大晒场。到那时节,迎风飘扬的海带,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在油光发亮的滩涂上,成了一道道摄影爱好者的新风景。

汐路桥尽头是小马村,登上海堤,远眺竹屿,茫茫滩涂与小岛连成一片。忽然想起一个故事,不禁笑出声来:相传许多年前,长江三峡有一批移民安置闽东沿海,当晚来到新居,只见门口一片汪洋大海,风光如画,移民甚感欣慰。不料次日清晨,移民奔走相告,大呼:我们上当了!昨晚一湖好水,全无踪影,只剩下一片烂泥滩……

又说这个故事是三峡人调侃自己而杜撰的。

阿婆走水    柳明格 摄

阿婆走水 柳明格 摄

三绝阿婆走水

约1000户、4000人口的竹屿岛,人均岛屿国土面积不足一分地,岛上无田可耕,无山可垦。但他们又是富有的,有着海域面积24500多亩,人均6亩多。一个纯粹的耕海牧滩的岛屿。

因此,这里妈祖信仰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十分自然,因为神明一喜,海产丰盈;妈祖巡安,百姓平安。岛上有两座天后宫,前澳天后宫始建于南宋庆元年间,属省级文保单位。每年农历三月,祭祀妈祖活动是竹屿最为热闹的民俗节日,清朝就有诗人歌咏:“一年繁华景,尽在三月天。”

“阿婆走水”仪式独具特色。竹屿人称妈祖为“阿婆”,多了几分亲近感。到了农历三月廿五、廿六两天,待潮水初涨,16名壮丁抬着妈祖神舆沿街巡行,前有铜锣、令旗、龙伞、衔牌,鼓乐齐鸣,后随信众香客,热闹非凡。行至海滩上,只听三声铳响,壮丁们口喊号子,抬着神舆疾步如飞,向海滩浅水处奔去,溅起层层浪花。此时,岸上观众齐声喝彩,喝彩声愈高,轿夫们踩水愈欢,溅起的浪花愈高。而后,将神舆抬高又放下,放下又抬高,如此反复,蘸水36次,也可12次,谓之“安澜”,年年月月风平浪静。

“阿婆走水”民俗活动,在竹屿有600多年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民俗活动越办越红火,这是因为竹屿人从脱贫到小康,又直奔富裕大道,生活越过越红火。近10多年,竹屿人在县城购置商品房就达1000套,95%以上的小岛人在县城有房产。

四绝竹蛎始祖地

海蛎是一道普遍受人欢迎的海鲜美味,“霞浦海蛎”声名远扬,论首功应归于竹屿,因为竹屿是竹蛎的始祖地。

先前,海蛎的养殖是捞取深海牡蛎之壳,布于滩涂之中,待蛎壳生蛎,循环反复,但产量低,而且鲜美的海蛎往往成为鱼蟹盘中餐。岛民便用石块圈围和竹子围插养殖区域,以期防护之用。不经意间,发现竹子附生出成串海蛎,比蛎壳生蛎更好,几番试验,逐步总结出用三尺竹竿插入滩涂的养殖方法,故名“竹蛎”。

实践出真知,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但往往离不开专家和有识之士的推动。插竹养蛎技艺能载入史册,代代相传,得益于竹屿郑氏子孙。明嘉靖年间,辛卯举人、江西都昌县令、诰赠奉直大夫郑洪图,总结撰写了《蛎蜅考》,对插竹养蛎发明过程与养殖技艺,进行了详细记述与论证。《蛎蜅考》成为中国第一本竹蛎养殖专著。

相传竹屿的得名,最早是因为岛屿盛产竹子,现在看来,插竹养蛎是竹屿的专利,竹屿是竹蛎的始祖之地,同样一个“竹”字,不仅标志着竹屿名称的自然生态含义,还赋予中国海洋养殖史上的厚重文化,内容何其丰富。

直到今天,竹屿村的海蛎养殖面积之大和产量之高,还是保持着霞浦沿海所有渔村中的两个之最。每家每户,仅此一项年收入,少的几万元,多的10多万元。

竹屿现在还保存着清明海蛎祭祖和海蛎宴的传统习俗与饮食文化。那天午餐,主人安排我们在前澳天后宫,与参加祭祀妈祖的群众一道,品尝了当地不少海鲜,文友们对海蛎煎尤是赞不绝口。

写到海蛎,我想起一位小时候生活在竹屿的文友,她回忆“时光深处海腥味芬芳萦绕”,描述的两处细节好生让人羡慕嫉妒,一处写她小时候,外婆家老是炸“蒲蛎包”,一块块比碗还大,切成4份,一顿吃不完,下顿再吃,让她一上饭桌,看到“蒲蛎包”就想哭,实在吃腻了。还有一处写到,外婆经常帮工开海蛎,肥胖的海蛎肉里偶有寄生的小小螃蟹,只有黄豆般大小,生吃清甜美味,外婆总是用小酒盅装着留她享用,那是儿时最甘美的零食。

“蒲蛎包”又让我联想起平潭岛一位同学,前几年他在平潭与我一起享用一道美食、价格不菲的爆炒海螺肉,他不吃,说上世纪60年代初经济困难,家中早餐连地瓜粥都喝不上,只能以海螺肉充饥,清水煮熟蘸着粗盐巴吃,那东西海腥味特大,留在嘴里久久难以消除,到了学校同学们嫌弃,都不愿意和他讲话,令他十分自卑。

原来局外人羡慕嫉妒就像海腥味一样难以消除,因为总是体会不到“各有各的难处”哲理深刻。至于蛎肉中小小螃蟹的美味,确实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令人想起一句名言: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

9

海蛎养殖 徐龙近 摄

五绝锣鼓二井

岛中有二井,位于学堂宫附近,两井并排,相距才1.5米,久旱不涸,分别称上井、下井。奇特的是,扔一块石头进去,上井响锣声,下井响鼓声。

相传早年间,郑氏家族建了新屋,花重金请来师傅勘探水源,选准方位凿井。凿到10米左右,仍不见水源,大家都很失望,探井师傅于心不甘,夜宿井底,忽闻水声,一面响“哐”,另一面响“咚”,大喜,次日接着凿,终于出水。师傅干脆在相距1.5米处再凿一井。两井出水后,只要往井里扔一块石头,或者遇到下雨天,便会分别发出“哐”声与“咚”声,从此锣鼓井远近闻名。

两井之水虽清澈,但含碱量高,有苦涩味,不宜长期饮用与洗漱。霞浦民间形容人脾气臭就拿竹屿人说事,即“竹屿人,咸水洗脸。”寓意咸水洗脸,脾性臭硬。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从大陆引水上岛,竹屿人才充分享用了淡水带来的便利与欢乐。之后,锣鼓两井成了纯粹的文物,加上井盖予以保护。

六绝海捕马鲛鱼

福建有俗语:“山上麂鹿麞,海里马鲛鲳。”说的是山珍与海珍。上世纪70年代,我在福安一家工厂当工人,厂领导英明,竟用金工车间的下脚料铁屑,向霞浦一家“社办”企业换来一卡车马鲛鱼,职工人手一份。也是霞浦工友,教大家做马鲛鱼焖米汤饭,那独特的海腥味芬芳萦绕,也在我的时光深处。

据说福建沿海能掌握捕马鲛鱼独门绝活的只有竹屿人,这门技艺自南宋起传承了800年。直至上世纪70年代,每年小满季节,马鲛鱼还是成群结队游入官井洋产卵,至小暑返回大洋。这期间,竹屿有50多艘海捕船,带着自制的马鲛流刺网,每船用网约50张。船队与每船有总指挥和党年(船长),管理严格,分工明确。出海前必须举行隆重仪式,充满神秘色彩。那时节,沙江人捕金光灿灿黄瓜鱼,竹屿人捕银光闪闪马鲛鱼,各有所长,沿海一带就有了“金沙江、银竹屿”的俗称。

渔汛初至,先在靠近官井洋的洋头里(属东吾洋海域)试捕三五日。每日夜出晨归,归来泊船码头,邀请男童上船共享“洋头里马鲛饭”,以庆初战告捷,以祈大获丰收。这项习俗明显歧视女性,所以那位文友至今耿耿于怀,但她承认人生值得记忆的一个收获:自己最初的性别意识,始于没吃上“洋头里马鲛饭”。

因为有的马鲛鱼还没来得及产卵就被捕,那一串串大得出奇的卵,便被取出压扁腌制风干,成了独特的一道咸菜。我当年在工厂回家探亲,带回马鲛鱼卵和蟹脚(腌制的梭子蟹大脚,比整只腌蟹便宜),父母亲大为赞赏,说这是当家的旱菜(可保存久)。只是鱼卵不宜给孩童吃,因为民间有个说法,孩童吃鱼卵须一粒粒数着吃,若囫囵吞枣,日后上学,算术课读不好。

上世纪80年代之后,官井洋马鲛鱼渐少,竹屿的海捕马鲛鱼技艺,也成为绝响。

此番竹屿之行,当地朋友告诉我,随着竹屿旅游设施的完善,得天独厚的滩涂摄影基地,将成为新一绝。

责任编辑:卓金芳

关键词

竹屿 海蛎 马鲛鱼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