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外媒看宁德

福建日报|宁德南岩古村:“驻颜”有术迎客来

2020-12-30 16:34 来源:福建日报

南岩村夜色

近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在福安市潭头镇南岩村设立“教学实践暨三创实践基地”。“南岩村依托自身丰富的古建筑、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等资源,加强与院校、专业团队的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有力助推乡村产业发展。今年初以来,我们已接待研学团队和师生300多人。”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吴木生说。

南岩村地处福安市北部山区,从闽王王审知九世孙王世昌自佳浆村迁此肇基,王姓后裔已在此居住了700多年。近年来,南岩村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炼、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文明资源,引进新的业态促进山村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昔日寂寥的南岩古村,如今已变身乡村文化旅游网红地,宛如一颗璀璨明珠,放射出愈加鲜亮的光彩。

  活血,激活文化资源

夜幕已悄然降下,灯火渐次亮了起来,人们漫步于巷陌,冬日傍晚的南岩村一派温馨。

南岩古村背山面田,现存依山而建、连片成群的古民居42座,被誉为“闽东明清建筑博物馆”。南岩多少事,都付古厝中。然而,近年来青壮劳力纷纷外出谋业,千人的村子一度只剩三四十名老人和孩童留守。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多数村民都在城镇购房,山村里不少古厝闲置、荒弃。

在古厝“拆”与“护”的路口,村民们显出些许犹豫。“如果有形的建筑都不存在了,那么乡愁也就无从谈起。”此时,“中国传统村落”的遴选,为南岩盘活闲置古厝带来机遇。

自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以来,南岩村先后获得全国人居环境整治试点村、省级美丽乡村典型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等多项荣誉,得到相关政策的叠加扶持,并对遗存的古建筑群、革命遗址、青砖古道等进行保护性修缮。

南岩村是福安市著名的老区基点村,南岩山区就曾驻扎红军队伍,基于此当地被辟为“上东区苏维埃区政府”所在地。如今,这一红色遗址资源在保护中得到开发,历史文化也“活”了起来,成为红色旅游网红地。

“每一个古村落、古庄寨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它、挖掘它、利用它,把它发扬光大。”吴木生说。

  生肌,培育新型业态

南岩村的变化吸引了一批在外乡贤纷纷回乡创业。长期在江苏一带经销茶叶的王兴宁,便率先投资260万元,修缮村中经历火灾毁弃的旧厝,开设了16间民宿。现在,南岩村已有53间民宿,双休日节假日几乎旅客满满。

破败不堪的残墙断壁得以复原;粉墙黛瓦的古民居修葺一新;道路更宽更干净……村子的颜值一天天提升,让资源开发与生态旅游齐头并进。

没想到自家闲置古厝还能派上用场,如今已是村里生意最好的农家乐,自己足不出户就当上了老板,64岁的村民王丙丁乐开了花。他还在古厝二楼设立展厅,陈列了120多件平时收藏的明清时期以来的农家老物件。

村里的一间奶茶店十分吸睛,以前这也是一座老屋,屋主自愿将其20年的使用权无偿提供给村里,由村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出资进行修缮、利用。村里邀请一名来自台湾的文创老师进行设计策划,包括建筑风格、室内布局、环境细节以及奶茶产品的包装等,作为乡村创新发展的一个项目来运营。

  强筋,开启“共建共享”

“近两年,我们加强与院校的合作,加强与专业团队的共建,建设的成果与村民共享,通过开启‘共建共享’模式,让山村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让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有力的保障。”村党支部书记王铃华说。

去年4月,阳光学院的师生服务团队来到南岩村,发现这里山林间生长着50多种中草植物,其中大多都可以作为草本皂的原料。于是,学院师生就携部分村民,尝试手工制作造型各异、功能多样的手工皂及各类洗护用品,如今手工皂已成为南岩旅游的网红产品。

新点子一个个往外冒,南岩村邀请文艺界、教育界人士入驻村里,帮助培养艺术人才和助力研学项目。目前,已有5所院校在南岩挂牌建立校外基地。

与此同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南岩村运用“互联网+”大数据,通过“南岩直播间”等平台,对外推介茶叶、太子参、芙蓉李、蜂蜜等当地特色农产品。同时,该村还计划进一步利用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开展手机导购、智慧旅游等,将信息科技运用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进一步丰富、服务各类业态,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南岩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责任编辑:刘宁芬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