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周宁县:长者食堂,暖胃更暖心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周宁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有37201人,占全县总人口17.5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如何破解困局?
“我们每年80%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是围绕‘老有所养’,以党建为引领,推进社区治理模式创新,打造暖胃更暖心的长者食堂,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探索符合山区实际的农村养老新模式。”周宁县县长黄桂诚说。
红烧肉、木耳炒蛋、家常豆腐……4月13日中午,记者走进周宁县七步镇登科地村的长者食堂,食堂阿姨将煮好的饭菜摆上桌台,村里的老人陆续前来排队就餐。
在食堂长桌上,老人一人一餐盘,边吃边拉家常。“这个食堂办得真好!环境整洁、饭菜每天不重样,很合我的口味。”78岁的村民陈琴芳说,因为孩子们都在外面,自己做饭嫌麻烦,自从食堂第一天开炉,她就过来吃,着实方便又舒心。
据七步镇党委统战委员、人武部部长阮松波介绍,登科地村留守老人多,特困、留守、孤寡、高龄、失独、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今年初,在上级有关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村里本着节约成本的思路,将宽敞的农村幸福院一楼改造升级为长者食堂。同时,将党建元素融入服务中,创新开展“党建+N”服务,村党支部和党员主动带头参与服务。
开办之初,登科地村党支部书记郑承松带头捐款2000元,村里10多名党员紧跟上。在党员的带领下,在外乡贤自发捐款2万余元。
3月中旬,登科地村长者食堂正式开办,平均每餐都有30多位老人就餐。“每日三菜一汤,饭、汤不限量,只收5块钱,实惠得很。”88岁的退伍老党员陈兆新说。
为了让老人吃饱、吃好、吃得放心,郑承松和其他党员每天轮流早起到镇市场挑选优质蔬菜、肉类、海鲜,和食堂阿姨一起研究菜品,保证老人营养均衡。
就餐期间,村党支部安排多名党员志愿者,为行动不便、高龄老人提供用餐帮助,还特地为一位101岁老人提供送餐上门的暖心服务。
菜肴实惠,也不能浪费。在长者食堂就餐的8位老党员,带头提倡节约、文明礼让等美德。
登科地村长者食堂每月收支公布,及时公开收费、捐款捐物、菜品采购、掌勺义工补助等收支情况,接受监督;明确饭食的现场制作、加工及配送等流程,倡导简约健康生活方式。
除了登科地村,七步镇已创办长者食堂5家,年内计划新增3家。接下来,该镇计划给予相应配套支持,鼓励党支部进一步发挥引领作用,为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长者食堂是周宁县推进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一个缩影。
为了有效应对社会老龄化和空巢老人问题,去年以来,当地鼓励改造利用村(社区)的幸福院、老人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现有设施和资源,精心打造长者食堂,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推广。
据县民政局局长阮金增介绍,长者食堂建设运营工作实行属地责任原则,列入乡镇年度绩效考评。各乡镇每年至少新开办运营3所长者食堂,由县财政以奖代补给予适当奖励。
为了形成合力,由县民政局牵头统筹,建立跨部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镇村党支部引领作用,联合慈善总会、计生协会,鼓励慈善力量、志愿者组织、计生服务组织通过向长者食堂捐款、捐物及开展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参与助餐服务;市场监督、卫生健康、消防等部门加强对运营管理的指导监督。同时,创新工作机制,围绕兜底保障、四级联动、建章立制、持久节约等四个方面,进一步增强村级服务水平,确保长者食堂可持续发展。
截至目前,周宁已建设运营27所长者食堂,就餐老人超过600人。今年,该县将新建30所,力争到2022年底,做到有需求的建制村长者食堂全覆盖。(福建日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黄起青 汤文娟)
责任编辑:刘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