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外媒看宁德

人民日报 | 宁德柘荣:打造党建引领“火车头”,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

2022-06-16 09:06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福建频道

绸岭村风光。吴霖 摄

幽静古朴的村舍、怡人的田园风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美味的农家菜……漫步在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东源乡绸岭村翠竹园里,竹林小道蜿蜒向前,道路两侧绿竹成荫,虫鸣鸟叫不绝于耳,宛如行进在画中。

乡韵悠悠、村风融融。近年来,福建宁德市柘荣县东源乡党委、政府立足独特自然人文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依托“党建+”特色品牌,积极探索农文商旅融合发展新路子,全面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突出党建引领 舞活发展龙头

走进东源乡铁场村高山农场马铃薯种植园,处处是忙碌的身影。放眼望去,油绿的枝叶铺满了田地,一垄垄绿油油的马铃薯分外惹人喜爱。看着眼前一派繁忙的耕种场景,铁场党员种粮示范户缪伏银感慨道:“大家以田地亩数入股,在合作社种植马铃薯、看护农田、除草,不仅每亩有种粮补贴,还能通过打散工的方式增加了实实在在的收入,这真是一条惠民利民的好路子!”

柘荣鸳鸯草场观光列车。王志凌 摄

这样的变化得益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来,不仅集中流转了土地、购置各类农机设备、完成土地平整、水渠修缮,还积极对接研究院、农业种植公司等渠道资源,解决合作社技术难、资金难、销售难等问题,全力畅通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渠道,全面提高规模化种植效率。

近年来,东源乡党委打造“党建+乡贤”模式,发挥“贤内助”党建品牌,深入研究发挥新乡贤作用的途径,围绕鸳鸯草场区带布局,搭建乡贤助推乡村发展平台,提炼度假养生、红色文化、乡村休闲、户外运动等旅游元素,统筹规划高起点、高标准的长远总体设计,打造星空露营基地、亲子户外研学、家庭互动农场等网红打卡项目11个。同时构建“民宿+”多元产业链,积极探索民宿发展模式,创新引导村党支部牵头与民宿带头人、回村大学生联合成立旅游开发公司,按照“自愿加入、统一管理、责任自负、利益共享”经营模式,带动9户村民试点运营特色主题民宿31间,带旺农特产品销售和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每年群众入股民宿户均增加收入8万元左右。

不仅如此,东源乡还将19个村(社区)党组织、5个非公企业党组织划分为红色革命文化、城乡建设、现代农业、特色文旅等四个片区党建联盟,以党建“结亲”的方式,采取“多企帮一村”“一企帮一村”等方式,广泛动员乡域内企业和外出乡贤企业与农村结对共建,以企带村、以村促企、互利共赢,推动村企要素互换、优势互补。同时通过“1+1”“1+N”等方式联合8个周边发展一般和较弱的村开展跨村联建,形成大村带小村、中心村带周边村、强村带弱村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突出产业带动 实现融合振兴

宝聚洋村村民正在打包花卉 缪志华 摄

“自从农闲时村民们到采摘园里帮忙采摘、包装,一天能有200元的收入,每年都能从中获得不小的收益。”柘荣县派乡村振兴指导员赵世全介绍道。东源乡宝聚洋村原来是产业薄弱村,现如今,依托菊花种植农场、农业采摘园,大力发展“花海经济”、“采摘经济”,开发农林观光、农事体验、赏花采摘、生态休闲游,成功将“风景”变成“产值”,“美丽”变成“生产力”,2021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7万元。

东源乡将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以“党建引领家庭农场”为理念,建立“干部联系农场、农场联系农户”制度,打造“党建+家庭农场+农户”特色品牌,构建“党建提升、产业升级、农户增收”格局。“下一步宝聚洋村将借助既有的田园景观、特色耕作、绿水青山、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等各类资源,提升农业采摘园和农业观光基地,发展乡村旅游体验产业,实现富民强村。”赵世全说道。

上泥村林爱革命烈士纪念碑。王亦辉 摄

完店村建成百亩玫瑰花基地,每年可采收280万支玫瑰;上泥村在打造硒锌药材产业的基础上,开发重走红军路、户外军事模拟等红色党建文化项目……东源乡按照“因地制宜强产业,依托资源谋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新路子,出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12条增收支持政策和2条专项扶持政策,为村级组织的作用发挥注入强劲动能;积极发挥党员致富带头人作用,瞄准产业薄弱村,通过招商引资,依托花卉、瓜果种植基地和老区基点村,开发农林观光、农事体验、赏花采摘、生态休闲游、红色党建研学等项目,将发展文化产业与农业产业结构紧密结合,大力发展特色农文旅产业,有效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依托智慧农业及大数据平台项目建设,运用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建设现代农业智慧园,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业信息数字化、企业设施网络化、运营管理可视化、客户服务智能化”的全面农业数字化服务1000余人次,实现种植区温湿度实时监测、针对性施肥、病虫害提前预判,帮助超过200户村民变身新型职业农民,做深做细土地文章,实现户均增收1.2万元。

突出人才支撑 蓄足发展后劲

基层干部作为千条线下的“一根针”,直接参与着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一支有担当能作为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灵魂。

“山场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乡党委政府十分关心我们的发展,帮助整合优势资源,统一规划红色旅游项目。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为讲好红色故事、发展红色旅游、做强红色产业提供有力支持。”东源乡山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文明介绍道。林文明是一名90后,之前在外做餐饮生意,2015年因为老支书一句“村里需要年轻人接力”,毅然放弃自己的生意,回村扛起建设家乡的重担。

为增加村支部书记队伍的“源头活水”,东源乡通过“内培”与“回引”,开辟能人回归“绿色通道”,让有资金、有项目、有威信和组织能力强的在外能人回村任职,不拘一格把符合条件的农村“带头人”选出来、用起来,不断把组织优势转化为重农强农、推动乡村振兴的行动优势。去年换届当选的村(社区)“两委”成员中有本土致富能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大学毕业生、退休公职人员、退伍军人等高素质人才17人,大专及以上学历18人,35岁以下27人,平均年龄41.8岁,19个村(社区)全面实现“一肩挑”。

绸岭村瑞草园智慧农业云平台助农直播。王亦辉 摄

同时东源乡注重管好管严村庄发展“领头雁”,深入实施“头雁引领”示范活动,围绕高效农业、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发挥乡村振兴指导员、科技特派员、金融助理员、驻村第一书记等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带头转变作风,深挖村级主导产业发展潜力、探索合作发展新模式、强化带贫致富能力,带头引进企业8个、引资9.76亿元。培养本土企业负责人、致富能人为村党组织负责人,发展“土专家”“田秀才”8人,扶持农业职业经纪6人,培育一批乡村工匠、文化能人16人,着力打造善谋发展、善带民富、善待群众的带头人队伍,引导“雁南飞”“雁回归”,形成“引回一人、引领一群、带富一方”的良好效应。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福建频道

编辑:林宇煌

责任编辑:林宇煌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