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 | 福建屏南乡村振兴硕博研习营圆满结营
“田野、跨学科、碰撞、刷新、不破不立……”近日,在福建屏南县,第三期“乡村振兴硕博研习营”圆满结营,一场跨学科交流带来的思想碰撞和行走乡村大地的鲜活体验,深深地触动了各位学员。
据了解,第三期“乡村振兴硕博研习营”由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指导,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与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联合主办。本次研习营为期十天,30余位来自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硕博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与学者在此进行了跨学科的学习与调研。学员们通过专题演讲、田野调查、专题研讨、现场教学、影视导赏、小组调研等活动,与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在地实践者展开互动交流,行走屏南,在乡村发现中国。
7月22日,西南大学教授、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潘家恩带领营员们参观屏南县四坪古村
在研习营活动期间,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胜熙结合福建省乡村振兴实践作了主题演讲。他表示,乡村振兴要考虑“四新”模式,第一是培育新主体。乡村再造,最根本的是育人、树人、造人;第二是建立新机制。比如南岩村的合作社制度、屏南的老屋流转租赁制等机制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第三是建设新空间。乡村的吸引力在于乡村独特的美;第四是发展新业态。新老村民拥有新思想新理念、采取新措施,形成新业态是乡村振兴的重点。
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温铁军教授指出,为应对全球化挑战和‘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战略转型,不仅需要推进工业、农业、金融三大供给侧改革,而且应与符合生态化要求的学科重构相结合,推进教育和文化的供给侧改革。西南大学教授、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潘家恩从历史视野讲述了李大钊、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卢作孚等前辈的百年乡建历程,并分析当代乡村建设应从中得到经验与启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赵月枝结合她对于自己家乡浙江缙云县的观察与分析,从东西方的现代化道路、政治信仰与文化认同的关系、市场与国家的有机互动、文化自信四个方面进行了相关阐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退休教授刘忱提出,在乡村的现代转型中,既要保存文化的根脉,又要恢复其价值和功能。非虚构作家、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教授黄灯结合自己的非虚构创作经历向大家讲述了时代与个体的关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何慧丽认为,新时代下城乡关系由剥削、冲突关系向“和美”阶段转变。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周立则以生动的案例分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以及与国际之比较。
第三期乡村振兴硕博研习营结营合影
7月22日至28日,营员们分成“产业融合与乡村新业态”“要素回流与人才振兴”“文化赋能与内生动力”“粮食安全与生态转型”“城乡融合与乡村治理”五个小组,深入挖掘并探讨乡村问题。29日至30日,各组成员汇报了调研结果,赵月枝、周立、贺照田、张慧瑜、狄金华、王松良、赵赟、潘家恩等专家为营员们提出了详细建议,几天下来,大家对于如何“在乡村发现中国”,如何“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来源: 文创屏南
编辑:陈娥
审核:林翠慧 林珺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