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刊发“敏言”文章:耕海牧渔抚民情
《福建日报》2024年7月12日01版
耕海牧渔抚民情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作为奋斗目标。
海洋,关乎产业,也关乎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连江县奇达村,耕海牧渔。丁天霖 摄
习近平总书记的大食物观由来已久。“我在福建工作时,在山区干过,也在沿海干过。当时我就提出大食物观,肉、蛋、禽、奶、鱼、果、菌、茶......这些都是粮食啊。”“所以,我先后提出要建‘海上福州’和‘海上福建’。”
在大食物观的视域下,辽阔的海洋就是蓝色的粮仓、丰茂的牧场。
蓝色的海洋既能为人类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也能为新技术、新材料、新药研发等提供资源及灵感,与人类福祉息息相关。
《山海经》曰:闽在海中。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耕地面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然而,13.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超过了陆地面积,拥有陆地海岸线3752千米,海岛2214个......
人与海的关系,始于渔业。
一边是稀缺的耕地,一边是丰富的山海资源。这,造就了福建先民历来就有的耕海牧渔传统。被列入202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其中的堆积物80%以上为贝壳,采集食用的贝类有19种之多。
在历史的长河中,传统的耕海牧渔只是一种“种田讨海”的生产生活模式。在福建沿海地区,人们称之为“讨小海”,并由此衍生出一批赶海人。
赶海人在浅海滩涂上捕捉贝类等海产品。这样的活动承袭了数千年,反映了渔民与海洋的紧密关系,以及他们对海洋资源的依赖和利用;反映了渔民对沿海滩涂生物习性的摸索,以及他们制造和改进捕捞工具的智慧,形成了近海涂面独特的捕捞方式。
1987年6月,惠安县崇武渔港,一群惠安女用自行车载着海鲜赶往早市。林辉龙 摄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沿海乡人仍以“种田讨海”作为生产生活模式。比如在宁德霞浦,渔民劳作大都以家庭为单位,劳作的处所为内海或者近海。所使用的自然也是成本比较低、行动灵活方便的小渔船。因此,这种渔船还有另外一种称呼——“连家船”。
“讨小海”这样的生活方式,传承了丰富的海洋文化和渔民智慧。现在,这个行当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讨小海”作为生活经济来源的比例也变得越来越少,“连家船”的船民在20世纪90年代也上岸了。
这一切,归因于观念的变化。
大食物观在宁德破土而出。1990年,习近平同志就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
2022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树立大食物观”首次被纳入“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章节。
树立大食物观,是全体人民生活水平实现质的飞跃之必然。
这一切,也归因于行动的坚实。
“海上福州”和“海上福建”的顶层设计,让海洋的打开方式从近海走向了深海,内涵更加丰富,成果更加多样。
沿着海岸线,深水抗风浪网箱、桁架式养殖平台……广阔海域建起一座座“蓝色粮仓”。海水养殖产量、海水养殖种业规模居全国首位,“宁德大黄鱼”产量占全国80%以上;水产品人均占有量200余公斤,居全国第一;水产品出口贸易额73亿美元,占全国出口额36%,连续11年居全国第一。
宁德市三都澳大黄鱼养殖基地上,工人正在渔船卸鱼。福建日报记者施辰静 摄
发展海洋渔业,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一环,也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福鱼”“福鲍”“福鳗”“福参”“福藻”等一系列品牌名声在外,满足了人们的胃口,撑起了渔民的荷包。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怎么解决吃饭问题?吃饭不仅只是粮食,也不能只有粮食;增收不能只靠种地,可以有多种生产经营方式。
今天的宁德,海上农田阡陌纵横,连片的塑胶渔排蔚为壮观,渔民们耕海牧渔,徜徉在幸福美好的日子里。“大黄鱼之乡”“紫菜之乡”“海带之乡”等多个称号,让率先受益大食物观思想伟力的宁德在山海交融中书写出“弱鸟先飞”的传奇。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粮仓”和“营养库”。研究发现,海洋向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相当于全世界陆地耕地面积所提供食物的1000倍,海产品提供的蛋白质约占人类使用蛋白质的22%。
霞浦滩涂赶海 王福平 摄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已从“吃得饱”转变为“吃得好”。
如何才能吃得饱、吃得好?
要增强系统观念。“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就要从人民群众需求出发,既统筹各类食物资源,协调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又统筹发展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老百姓不仅能“吃得饱”,还能“吃得好、吃得健康”。
要发展现代水产种业。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海区属亚热带海洋,是寒、暖交汇的地方,具有一定养殖开发价值的水生生物有200多种。目前,福建水产品育苗达120多个品种。紧贴时代发展脉络,发展现代水产种业,福建的独特优势和资源禀赋还有很大空间。
要更加重视科技赋能。科技兴海,发展深远海养殖,既可拓展渔业发展空间,又能有效改善近海污染大的问题。近年来,配备清洁能源、海水淡化装置,具备智慧渔业、深海养殖、产研基地、休闲旅游功能的深远海养殖装备的出现,提高了渔业养殖质量,还为渔业三产融合发展提供了支撑。
闽投1号。杨柳州 摄
定海湾内,海上养殖“巨无霸”——“闽投1号”长92米、宽36米、高27米。这是全国首创深海养殖装备租赁试点项目、全国首台智能化渔旅融合半潜式深海养殖平台。走上平台如履平地,丝毫感觉不到颠簸,活动面积3000平方米,吃住游娱一条龙,沉浸式海洋研学基地让人流连忘返。平台下的水下养殖区水体达6.2万立方米,年产优质大黄鱼600吨,年产值1亿元。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重庆考察时的一番话,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质,蕴含着深厚的人民情怀。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海水养殖模式迈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才能不断提升耕海牧渔的水平,更好地丰富老百姓的餐桌,帮助群众发家致富。
走向深蓝,人海和谐。
辽阔的海洋是“蓝色粮仓”、丰茂牧场,要善待之、善用之。保护海洋,才能更好地利用海洋。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阐述开发和利用海洋的重要作用。他强调,“要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辩证的思维、系统的思维。
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和气候调节器,海洋产生了人类呼吸所需一半的氧气,吸收了人类活动产生的约四分之一的二氧化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海洋至关重要。
海洋虽然辽阔,但其中的资源并非取之不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保护海洋生态,首先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人海和谐发展理念。
漳州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戴园笙 摄
海洋环境问题表现在海里,根子在陆地上。保护海洋,要坚持陆海统筹,坚决防止入海口变成排污口。保护海洋,还要牢记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学会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推动海洋生态保护工作取得最优绩效。
202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考察时说:“红树林保护,我在厦门工作的时候就亲自抓。党的十八大后,我有过几次指示。这是国宝啊,一定要保护好。”
红树林是少数能够忍受海水盐度的挺水木本植物之一,素有“海上森林”“海洋卫士”之称。20多年前,厦门下潭尾海域原生的红树林曾消失殆尽,周边环境恶臭无比。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期间,大力推动红树林保护和复种。厦门社会各界十年如一日复种红树林,终于让红树林重新繁盛了起来。
厦门下潭尾红树林公园。王火炎 摄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保护海洋,海洋才能给予我们更丰厚的回报。闽江河口湿地公园是福建著名的生态旅游“网红打卡点”。公园内水泽茫茫、万鸟翔集,中华凤头燕鸥、勺嘴鹬、黑脸琵鹭等珍稀濒危鸟类在这里繁衍嬉戏,每年吸引50多万游客前来观光,成为福建著名的生态名片。
但在22年前,由于填海造地、违规排污等问题,湿地生态遭受严重破坏。2002年4月,一份专家呼吁抢救性保护闽江河口湿地资源的材料,呈送到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的案头。他作出批示:“湿地保护是生态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我省要建设生态省,必须重视对湿地的保护。”
闽江河口湿地“生态保卫战”自此打响。如今的闽江河口公园,也成了福建重要的科普基地、旅游景点。
闽江河口湿地候鸟翩飞。陈铭清 摄
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下,利在千秋。回看厦门红树林和闽江河口湿地公园的故事可以发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很不容易,需要坚持两个方面:
以人民为中心。生态安全与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发动群众,依靠人民,动员全体人民一起来想、一起来干,生态保护才能事半功倍。
坚持系统观念。生态环境保护非一日之功,还要做好久久为功的准备,立足更高站位,做好顶层设计,调动更广泛的力量,齐心协力守护好海洋生态。
“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海洋孕育生命,也蕴藏无尽宝藏。我们在与这片蔚蓝相拥的同时,也在拥抱未来。
来源:福建日报
编辑:陈娥
审核:陈小虾 周邦在
责任编辑:刘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