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县市新闻 蕉城新闻

“海丝”潮起 福船新生

2016-02-29 09:15 来源:宁德网 吴旭涛 颜凑

宁德网消息(吴旭涛 颜凑 文/图)原本可能走出历史舞台的福船,因为近年来“海丝”的兴起,重获新生。宁德市借力“海丝”,大力推进福船文化、海洋文化走出去,全国最大的仿古木船也于日前开工建造。而在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这一“世遗”的传承上,社会各界“大合唱”的模式,也被专家称为全国少有、值得推广——

最大福船兑现“世遗”承诺

前不久,一艘国内最大的仿古福船,在蕉城区漳湾镇启动建设。

天下着小雨,却不妨碍当地人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的热情。鞭炮声中,师傅们搬运着巨大的木头,发出震耳欲聋的碰撞声。

“好大的龙骨!”有参观者喊道。只见约28米长、重达500吨的巨大龙骨,卧在船厂中央,被人层层围观、合影。

“我造船36年,第一次建造这么大的福船。”福船的总技术师、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省级传承人刘细秀说,这艘福船设计总长45米、宽12米,预计耗资1000多万元,由企业家资助。大福船由30多人组成的团队建造,目前正在建水下部分。

宁德漳湾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迄今已有650年历史。这项技艺的特点是一舱破了,还有第二舱、第三舱,相互隔离,保证了船只的安全性。当年,刘氏先祖从闽南带艺迁居到蕉城区漳湾镇,刘氏后人承其衣钵,延续至今。目前,这项技艺在闽南已濒临失传,仅宁德漳湾一脉相承。

2010年,这项技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作为项目保护单位的蕉城区漳湾镇政府曾许下一个承诺:要筹备造一艘仿古大福船。如今,“水密隔舱”入世遗已有5年,此次启动造船,正是兑现当年的承诺。

“建造这艘大福船的难度来自于它的大,因此与普通福船方法也有所不同。”刘细秀说,大福船依然沿用水密隔舱技艺,木材均是进口,密度高,极其沉重,大多数步骤都须用机器安装。另一方面,船大误差就容易大,如何实现精准控制,也考验着这项传统营造技艺。

“我们每天都在讨论,怎么做既省钱又省工,如何减小误差。”刘细秀说,他们讨论出了解决方法:在车间铺上木地板,把图纸按照1∶1的比例印在地板上,船按着地板图纸建造,随时可比对误差。

蕉城区水密隔舱福船研究会会长刘登兴介绍,大福船预计今年10月左右下水,下水后还需一年时间装修。若进展顺利,明年中秋就可出海。

受益“海丝”福船重获新生

30多年的造船经历,让刘细秀明显感受到,受现代化船只的冲击,福船正在渐渐走出历史舞台。他说,以后或许只能为博物馆做船模了。

但近年,“海丝”潮起,改变了福船的命运。

闽东福船文化,是海洋文明的见证和缩影,也与海丝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刘国平介绍,明代,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大多就在闽东修建。“当前国家推行‘一带一路’战略,我们进一步传承好水密隔舱技艺,不仅具有文化传承保护的意义,更有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更高层面的意义。”

“现在,观光旅游、学术研究,甚至福船工艺品的制作,都成了福船文化的发展方向。”刘细秀感到,福船仿佛找回了生命力。

这艘刚刚开建的国内最大福船,即是定位为观光休闲。刘登兴介绍,大福船建成后,将作为渔业观光休闲船进行实际的航海测试,检测完成后,将进行中国仿古大福船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活动,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实现环球航行。

福船,也在福建省内城市的内河、湖泊、景区流行起来。比如在福州的白马河、晋安河,宁德的各个景区,随处可见福船身影,成为富有文化气息的风景线。

两年前,“丝路帆远”文物图片展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展出。由中国航海博物馆制作的一艘福船工艺礼品,成为大展赠送给联合国秘书长的唯一礼物。

目前,福船模型手工艺品、文创产品在各地颇受欢迎,在精品店也时常可见。今年在泉州举行的亚洲艺术节上,提线木偶节目中,演员手中摆弄的小型福船模型,让来自亚洲各地的观众惊叹不已。

此外,海丝文化、海洋文明的研究者,也对福船重新燃起了兴趣,纷纷前来考察、学习、合作。

此次启动仪式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刘托特地从北京赶来,实地体验福船建造时的震撼。周群华也提出,中国航海博物馆能希望与水密隔舱福船研究会、传承人以及当地政府部门加强合作,在宣传和展览、科研合作、项目论证中紧密配合,共同做大做好福船文化。

全国少有以“大合唱”传承非遗

政府引导、企业出资建造并负责运营、协会组织、研究机构论证、传承人边建造边带徒,这就是福船文化传承的方式。

“不久前,中国航海博物馆在全国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帆船调查。在漳湾镇我们看到,各界对福船建造技艺的关注和支持形成了合力,这值得学习推广。”周群华说,“目前,在社会各界、企业家赞助的公益事业中,赞助航海行为尤其是传统工艺的非常少,但在福船的传承上却实现了。”

“政府部门、企业家、专家、传承人‘大合唱’,是目前非遗保护中最有效的手段。”刘国平说。目前,500多平方米的中国福船文化展示中心即将投入运营,水密隔舱福船传承基地也已重建,“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进校园”活动也已开展。

社会各界、企业家的加入以及持续运营,则给传统技艺注入了活力。据悉,大福船除了由社会企业捐资1000多万元建设外,还将由社会企业负责维护、运营。“这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一方面,建造资金有了;另一方面,建成后每年的维护成本就很高,成立公司运营,以后作为休闲旅游船,保证了后续的发展。”刘细秀说。

此外,协会不断组织传承人的学习、培训;传承人以师带徒的形式,在船厂日夜实践操作;武汉理工大学以及各个研究机构为福船提供设计和学术支持。目前,水密隔舱福船建造技艺拥有省级传承人省级3人、市级1人,民间还有40人掌握建造技艺,老中青三代齐全。

 

责任编辑:吴圣锦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