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警官”郭遥:“三个身份”背后的爱民情怀
古生村依山傍水,有上千年历史。总书记来到村民李德昌家。房子雕梁画栋,院落干净整洁,植物生机勃勃,看到一家七口“四代同堂”,他十分高兴。总书记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
-
绘制海上渔排示意图
http://upload.ndwww.cn/2016/0505/thumb_630_420_1462412689170.jpg img/water1.png -
在海上渔排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安全宣传
http://upload.ndwww.cn/2016/0505/thumb_630_420_1462412689408.jpg img/water1.png -
开展军民融合巡回义诊活动
http://upload.ndwww.cn/2016/0505/thumb_630_420_1462412689939.jpg img/water1.png -
渔排上帮助养殖户搅拌饵料
http://upload.ndwww.cn/2016/0505/thumb_630_420_1462412690987.jpg img/water1.png -
走访辖区老渔民帮助生产
http://upload.ndwww.cn/2016/0505/thumb_630_420_1462412690658.jpg img/water1.png
宁德网消息(袁自由 王万海 文/图)4月30日一大早,宁德三都边防派出所副教导员、三都海上团委书记郭遥穿着救生衣,驾着巡逻艇就出海了。他马不停蹄地赶往三都澳旅游集散中心,去协调“五一”节假日游客的海上安全事宜。
从警以来,他始终坚持扎根海岛,心系群众,努力探索边防群众工作新方法,依靠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群众的赞誉和信任。在三都当地,郭遥有三个“称呼”——“小郭书记”“小郭警长”“小郭兄弟”,而这三个称呼背后却凝聚了沉甸甸的爱民情怀。
勇于担当的“小郭书记”
三都地处福建东北部沿海,是全国著名的海上大黄鱼养殖区和海上社区。一个个渔排漂浮在159平方公里的海面上,来自全国各地上万名养殖户聚集在此,形成了一座特殊的“海上浮城”。在这座“浮城”中青年人数超过了2500人,其中团员200多人。2007年5月,全国首个网格化团组织——三都海上团委孕育而生。
从2009年担任海上团委第二任书记开始,郭遥主动发挥团委书记的作用,针对海上团员流动性大,组织制度难落实,团员意识薄弱的实际,提出了“党建带团建、警官兼任团干”的工作思路,选拔7名民警担任三都海上团委副书记、委员等职务,参与海上团组织建设,激发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民警对海上群众的底数清,情况明,容易更好地凝聚海上团员青年。海上社区有事,派出所就能第一时间带动海上团员青年共同参与,形成边防民警与海上团员联动应对模式。”郭遥说,现在,海上团员能够自发融入海上社区建设,一个团员就是一面旗帜,哪里有需要,就跟进到哪里。
海上社区没有医院,常年生活在海上的渔民容易患上“关节炎”“皮肤病”“风湿病”等慢性病。今年“五四”青年节,郭遥带领海上团员青年主动走访驻地医院、海军等部门,组织开展“联合巡回义诊上渔排”活动,为渔民免费提供诊疗服务。
此外,郭遥还牵头成立了以青年团员为主体的义务消防队、海上巡逻队、海上环保队,引导海上团员青年自觉融入海上社区,主动参与“送关爱、送技术、送文明上渔排”活动,帮助渔民排忧解难。今年1月,海上团委联合宁德市公益组织爱心联盟捐款10000多元,对6名贫困户实行“精准帮扶”。
“现在共青团员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称号,而是海上社区的一个‘金字’招牌。”郭遥笑着说,他们不仅是协助派出所维护海上治安稳定的“编外尖兵”,同样也是协助当地党委政府抗台救灾、发展经济的“生力军”。
长乐籍养殖户陈明从事养殖已有八年时间,是海上社区有名的“养殖能手”。2011年5月,他自发加入团组织后,义务当起了海上社区的养殖小教员,带动周边的鲍鱼养殖户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养殖户李宏华说:“海上团员青年各行各业能手多,要不是他们来帮忙,估计我也富不了这么快。”
在巩固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如今,三都海上团委已成为海上社区建设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目前,三都海上团委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团委书记郭遥被评为福建省第六届“十大边防卫士”并授予“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称号,51名团员青年发展成为党员。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