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警官”郭遥:“三个身份”背后的爱民情怀(2)
勇于创新的“小郭警长”
4月25日,郭遥像往常一样,开始他一天的走访工作,走访的第一站是饵料代理商高飞的海上营业点。前些天,一艘饵料商的货船和渔民的小船发生了碰撞,双方就赔偿数额产生了纠纷。对此,郭遥特地联系了该饵料的代理商高飞来帮助一起进行调解。
三都澳作为全国最大的大黄鱼养殖基地,海上分布有12万个养殖网箱,每天需要消耗大量饵料。为了方便群众购买,不少饵料商将饵料用货船拉到固定海域进行集中交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海上饵料市场。然而,随着海上饵料市场的出现,各类矛盾纠纷也接踵而至。其中,最常见的便是撞船事件。“饵料船停泊时,虽然都已下锚,但由于海上风浪大,船体仍会随潮水左右晃动,极易剐蹭停靠在一旁的渔民小船。”郭遥说,每年像类似的赔偿纠纷所里要处理近200起。
为了顺畅调解渠道,郭遥想出了一个办法,聘请饵料公司在当地的代理商作为“军民融合调解室”的民间协调员。“这些代理商跟纠纷双方都认识,说起话来双方都愿意听,这给矛盾调解带来了不少便利。”郭遥说。
在高飞的海上营业点中,调解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着。没有争吵,没有谩骂,大家摆事实,讲道理,说分歧,找共识。通过郭遥和高飞的劝说和协调,最终饵料商答应赔付渔民1000元作为渔船的维修费用,双方握手言和。
三都澳是全国大黄鱼养殖基地,经济利益的背后隐藏着各类矛盾纠纷的苗头,针对海上社区非警务职能如撞船碰船、鱼病迁养、海域使用、违约索赔等矛盾纠纷日益增多的实际,郭遥科学融合地方综治、公安、海事、海洋与渔业、法院等涉海部门力量,以“海上110”为平台建立“军民融合矛盾调处中心”,靠前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确保“矛盾不出海、化解在渔排”。
近年来,随着宁德经济发展提速,三都澳经济结构由单一的养殖业发展成为临港工业、旅游业、海洋运输等新兴产业齐头并进的局面,警务保障也面临“一对一”到“一对多”的转型。在实践中,郭遥主动融入宁德市争创“军民融合战略实验区”工作部署,对接新的工作任务需求,创新工作思路,牵头创建了“军民融合调解室”“军民融合护排队”“军民融合示范航道”等,主动为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分忧解难。五年来,他共调处海上撞船、劳资纠纷等各类纠纷200余起,防止了矛盾纠纷转化为各类案(事)件,海上社区未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群众上访事件。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