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人大常委会:构筑生态屏障助力绿色崛起
屏南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韦孝珠深入非木生菌培育基地调研工作。郑秀圪 摄
宁德网消息(包丽群 张川闽 熊昕)每1000袋的香菇就需耗费1立方米左右的阔叶树,那么有多少阔叶林才可以“供养”起亿万朵香菇?
如今,在屏南县农民不种香菇了,种树却多了。可这样农民靠啥增收,用啥生火做饭?如何做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多年来屏南县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加大监督力度,着力构筑生态屏障,为实现绿色崛起不断发力。
1 封山育林保生态
长久以来,屏南广袤的阔叶林为人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薪材。上世纪80年代起,在脱贫致富中急于解决温饱和增加收入,发动群众种植香菇,全县种植木生食用菌最多的一年达8000多万袋,有多少阔叶林可供破坏?这种杀鸡取卵式的发展,毁了阔叶林,毁了青山绿水,造成水土流失,让自然和人类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阔叶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且阔叶树种大多发芽率低、不易成活,一旦遭到破坏,人工造林恢复难度极大,势必严重制约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屏南进程。
针对这一日益突出的菌林矛盾问题,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实施县委提出的创建生态旅游强县战略目标,结合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关于禁止砍伐阔叶树,保护公益林,保持生态平衡的议案》,及时组织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到林业局、农业局及部分重点乡镇、村、农户等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福建省森林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2004年9月20日,在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屏南县人大常委会关于保护生态阔叶林的决定》,要求充分认识阔叶树保护工作对建设生态强县的重要意义,特别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加大对专项行动全方位宣传报道,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加强阔叶树源头管控,加大对食用菌加工点的监管力度,加强规模化、工厂化的木生菌生产企业管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发展非木生菌;做好农民服务工作,拓展增收渠道;公检法、国土、林业、电力、金融等各有关部门整合力量,密切合作,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随即,县政府立即适时出台《屏南县人民政府关于严禁采伐阔叶树的通告》,严禁采伐阔叶林,严格控制以阔叶树为主料的食用菌生产,并将通告张贴在全县的大街小巷,形成强大的威慑力。从决定开展“阔叶树专项整治行动”至今,每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阔叶树专项整治行动,有效地保护了屏南的天然阔叶树资源。十多年来,共查处破坏阔叶林案件200多起,没收阔叶树1000余立方米,罚款20余万元,取缔非法加工点17个。
2 强化监督促落实
屏南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差异发展、绿色崛起”总体要求,努力适应经济新常态,始终把支持发展、服务发展作为人大工作的切入点,在监督检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重点工程项目生态保护措施落实情况等事项中,转变事后监督的工作机制,把监督工作从事后监督向全过程监督转变。
随着近年来香菇售价一路看好,菇农们发展木生菌的念头被重新点燃,一些人又打起了阔叶林的主意,乱砍滥伐行为有所抬头。
2013年8月,县人大常委会专门组成调研组深入林业局、农业局及部分重点乡镇、村、农户中,采取实地察看、走访农户、座谈了解等方式,对当前全县阔叶林保护工作进行全面了解,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供县委、县政府决策参考。调研组建议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生态保护意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户发展非木生菌;加强源头管控,加大打击查处力度等,促进常委会决定的有效实施。
2015年9月,县人大常委会还组织开展新环保法执法检查,加强对阔叶林的保护,加大畜禽养殖场的清理整治,有效遏制农业面源污染,完善城乡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建立健全环保联合执法机制。
通过县人大常委会持续性的监督和县政府出台的系列保护措施,使全县生态阔叶林成为生态旅游的亮点。目前屏南县有林地面积169万亩,其中阔叶纯林面积12.3万亩,灌木林地3.1万亩,阔叶林总蓄积量46.6万立方米。
3 绿色发展惠民生
无工不富,富而有道。如何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对那些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做到不为所动、泰然拒之,并坚定地走上一条既能带来金山银山又可保住绿水青山的发展之路?
屏南县人大常委会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以基层人大代表为桥梁、引导代表们带领自己村民努力培育与生态旅游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的特色农业产业;县人大常委会还先后开展了农业现代产业化、扶贫开发等工作调研,不断推动“六个一”工程实施和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的发展,高山蔬菜、非木生菌、林竹、茶果等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挑起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梁”。
经过多年转型发展,屏南形成多菌类齐头并进,工厂化设施周年栽培初见成效的可喜局面,培育了健神、扬帆等食用菌龙头企业。长桥镇成为茶树菇规模栽培超亿袋的乡镇;利用夏季凉爽气候优势发展高山夏季银耳,填补了市场空白;利用银耳、杏鲍菇废菌糠栽培滑菇,成为我国长江以南唯一的规模生产基地。2015年,非木生菌产量14.79万吨,产值6.39亿元;全县食用菌生产专业村40多个,拥有冷藏保鲜库100多个,从事食用菌生产的农户达2万多人;大小菌种厂20多家,规模化生产企业和合作社32家;木生菌与非木生菌的结构比例也从8比2转变到现在的1.5比8.5,食用菌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此外,近年来屏南县还利用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大力发展高山蔬菜,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全县涌现出锦丰食品、高山农业等农业龙头企业,现有“绿源”“井兜”等40多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形成棠口仕洋、路下灵峰、代溪天湖山等万亩高山蔬菜示范基地,以及岭下、甘棠等50多个蔬菜专业村,发展设施蔬菜栽培100多亩;拥有营销队伍75支,冷藏保鲜库70多家,花椰菜、四季豆、茄子等50几个品种遍布全县,2015年全县种植果蔬15.8万亩,从业农民近4万人,产值5.5亿元。
目前,屏南县竹林面积31.8万亩,产值4亿元,竹业开发对新农村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优质茶果8万多亩,产值2.5亿元,在旅游观光、文化交流、出口贸易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吴圣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