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同心共谱发展曲 打赢脱贫攻坚战

古生村依山傍水,有上千年历史。总书记来到村民李德昌家。房子雕梁画栋,院落干净整洁,植物生机勃勃,看到一家七口“四代同堂”,他十分高兴。总书记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
-
县城全景 李洪元 摄
http://upload.ndwww.cn/2015/1207/1449456639133.jpg img/water1.png -
鲤鱼溪传统村落 张志平 摄
http://upload.ndwww.cn/2015/1207/1449456639284.jpg img/water1.png -
云山小镇迎来四方游客 陈明堂 摄
http://upload.ndwww.cn/2015/1207/thumb_630_420_1449456639108.jpg img/water1.png -
李墩工业集中区一角 李洪元 摄
http://upload.ndwww.cn/2015/1207/1449456639543.jpg img/water1.png -
宽阔平坦的狮浦大道 周宣供
http://upload.ndwww.cn/2015/1207/thumb_630_420_1449456639425.jpg img/water1.png
宁德网消息 “八山一水半分田”的周宁,牢牢把握上级重视支持、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输血”与“造血”、扶贫与扶智、自力更生与借力发展相结合,着力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不断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据统计,近三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贫困人口人均增收3696元,贫困面正在逐年下降。
项目带动 城乡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通过宁武高速公路走进周宁,只见钩机忙着挥舞铁臂,渣土车来回有序穿梭,压路机缓缓嘶吼开行,宽为三十米的高速公路连接线拓改工程预计年底完工,纵三线(周宁段)一期工程正加快推进,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跃入眼帘。
近年来,周宁县始终把项目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从有利于社会互动、资源配置、激发活力的角度出发,采取“点、线、面”攻坚策略,因地制宜,凸显特色,策划实施了综合物流园、阳光谷·月牙湾综合开发、党校新校区、狮浦大道整体改造、洋庄片区综合开发、云山小镇等一批项目,城区布局不断优化,功能品味有效提升,产城联动格局基本形成。同时,该县积极引导各乡镇立足各自资源禀赋,优化空间布局,着力打造风格独具、内涵丰富、宜居宜业的特色乡镇、村。近三年,该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的7251元增长至2014年的10554元。
为切实保护耕地、少用林地,周宁县大力推行“项目上山”,谷风文化创意园、党校新校区、云山小镇、九鲤花苑等项目都做足了山的文章,既节约集约用地,又凸显了山区风情。同时,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推进2个国家级、9个省级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不断完善交通路网、污水处理、管网下地等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和“乡愁”名片逐步彰显。
在推进建设的同时,周宁县不断加大城乡管理力度,开展“两违”“两乱”整治专项行动,推进浦源和七步小城镇改革试点,以及扶贫开发重点村、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辐射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