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县市新闻 柘荣新闻

指尖锦"秀":柘荣文化的见证人

2016-01-27 08:48 来源:宁德网 苏晶晶 叶陈芬

宁德网消息(记者 苏晶晶 叶陈芬 通讯员 陈丽彬 文/图)漫行柘荣,习文化传承,品人文韵味。如今这座欣欣向荣的县城,依然萦绕着丝丝浓郁的文化气息。这里仙山有灵,是神女马元君的道场所在;这里人文荟萃,是游朴、郑宗远、袁天禄等诸多历史名人的故土;这里有剪纸、评话、木偶戏,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山城柘荣,称得上是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其沉淀千百年的文化内涵,影响至今,已凝集成一股庄重、优雅的气质,渗透这片土地的血脉与灵魂,源远流长。

近年来,在柘荣县委、县政府重视扶持文化事业、打造文化产业的影响下,接连涌现了一位又一位文化名家,在各自所长领域独领风骚,为艺术传承、为文化发扬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皆已步入耄耋之龄的叶作楠与袁秀莹是个中翘楚,他们是柘荣文化的见证人。

袁秀莹:中华巧女 绣“剪”人间

二月闺秀绣罗衫,巧剪花样百家传,一张纸、一把剪,裁出的是世间百态、今古人文。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是柘荣最为声名远扬的民间传统技艺。90岁的袁秀莹是该县的剪纸宗师,有着“中华巧女”“剪纸宗师”之称,但对她而言,名利非重,心爱为首。80多年,她的一双巧手已让剪纸这一技艺在柘荣再复兴盛,传承有序。

走进袁秀莹家中,古香古色的风格透着传统之美,四处装饰的剪纸作品更添了一分颜色。满鬓斑白但神采奕奕的袁秀莹热情地介绍着她的几幅作品,每一幅的价值、意义均不凡。她说,如今,柘荣的剪纸已闻名遐迩,让这一民间技艺焕发了新生机、新活力。现在已不仅是曾经逢年过节或者喜事所用的装饰品,更是商品、艺术品,内涵更丰富、意义更深远了。这样蔚然成风的好局面,她是喜闻乐见的,因为这意味着有生命力,不怕失传。

柘荣剪纸流传千百年,形式、内容逐渐多样、多元。据袁秀莹介绍,从她认识剪纸以来,剪纸的发展变化就十分明显。样式从简单的“冒剪”、有参考的“样本式”到有经典图案的“传承型”,再到后来的美术绘图的“专业型”和如今兴起的具有普遍性的“机器型”,内容也从花鸟到山水、历史传说、时事热点等,不一而足。表达方式多样,诠释主题丰富,赋予剪纸的价值也就不同,被人接受的程度也就更为广泛。谈话间,袁秀莹还饶有兴致地拿起剪刀、红纸演示起“冒剪”的技艺。三两下,一幅图样为小人手手相连的剪纸作品诞生了。袁秀莹笑着说,所谓“冒剪”就是想什么剪什么,没有任何参考。

巧合的是,这幅简单的剪纸作品图样也是袁秀莹人生第一次剪纸所用的,那年,她8岁。“从小就看着大人们剪绣样、剪窗花,觉得新鲜就跟着学了。久了,就真喜欢上了。”袁秀莹回忆道,她的技艺是跟祖母学的,当时剪出了小人手手相连的作品还觉得挺有成就感。学得精了,能剪的花样就更多了,加上又跟祖母、母亲学了刺绣,当时对女子仍有要求的“女工”这一关算是过了。虽身怀所长,但当时并没有作为谋生手段,参加工作后,她平日里也就义务帮邻里乡亲剪些过节、喜事用的花样,而且她结婚时的所有用品均是她一手完成的。说到此处,袁秀莹的言语间流露出一丝自豪。

为让记者更好地了解那个年代的绣品、剪品,她拿出了珍藏多年的“宝贝”,一本“百花集”,是祖辈流传下来的绣品样式,头巾、衣服、鞋子、帽子,非常精细,应有尽有。一盒绣品,衣襟、袖口、鞋面、头巾,五颜六色,精美绝伦。袁秀莹坦言,她的剪纸作品一直沿袭着传统风格,很多灵感都是从前人的经验所得。同时,为了将这些传统样式更好地保存、发扬,袁秀莹还别出心裁地将一些经典图样以剪纸的形式表现,拼成了一幅剪纸版的“百花图”,而这幅作品曾在北京参加一次展览时被北京剪纸专业委员会收藏。

“政府重视,我尽力而为,都是为了把这技艺传下去。”袁秀莹感慨道,退休后,她的剪纸生涯才真正迎来了巅峰。随着时代发展,在经济社会进步的同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引起了相当的重视。在县委、县政府的步步规划、推动下,以袁秀莹为领头人的柘荣剪纸被推向了更高、更大的平台。1992年参加福建省“八闽民俗绝艺大观园”表演,获“演艺精湛、艺苑奇葩”锦旗;1995年《百蝶图》《捉迷藏》参加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举办的“北京首届中华巧女手工艺品大奖赛”,获陈慕华副总理题词的“中华巧女”称号;2001年剪纸《龙凤呈祥》获首届中国民俗吉祥艺术节“金奖”……2009年被命名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作品已到过加拿大、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丹麦、埃及开罗、新加坡、非律宾、澳大利亚、比利时、意大利和澳门、台湾、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这一路,袁秀莹赢得了满堂喝彩,也让柘荣剪纸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中崭露锋芒,当真称得上“案态积稿千层厚,江山似画余晖灿”。此外,2003年,集参观、培训、销售为一体的“袁秀莹剪纸博物馆”落成,进而打开了柘荣剪纸产业化的一扇窗。

而今,年岁渐高的袁秀莹已逐步退居二线,因为经过20多年的努力,袁秀莹帮助培养了许多能人,让柘荣剪纸人才辈出,风华正茂。“孔春霞、郑平芳都是我的学生,现在她们很出色,也接着培养学生了,我很放心。”袁秀莹介绍说,现在精力有限,她一年到头出的作品也不多,更多的重点是编写教材和指导培训。目前,有两册用于幼儿园和中小学剪纸课堂教学的教材已在印刷,将为柘荣县全面推进剪纸事业发展提供助力。

折叠演万象,剪刻活春秋。耄耋之年,人生味已浓,袁秀莹以言传身教推动了柘荣剪纸的繁荣,让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恒绽光华。

叶作楠:平生知趣 记录文化

“琴棋益寿,书画延年”“锻炼身体,健康长寿”,这是叶作楠题在两扇房门上的对联,红纸黑字,甚为醒目。他说,这是他的“养生秘诀”所在。书法、绘画、写文,90岁的叶作楠始终秉承世代书香传家的美德,“静”以修身;摄影、跳舞、上网,老当益壮的叶作楠活力仍在,以极大的热忱发挥余热,“动”以知世。

步履平缓、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言谈风趣,并不显老态,这是叶作楠给人的初步印象。叶作楠祖籍寿宁犀溪,1950年到柘荣文化馆工作,开启了定居柘荣的60多年跌宕人生。文化馆、电影院,叶作楠的工作履历并不复杂,一生几乎都从事着与文化记录、传播有关的工作。退休后他自嘲无所事事,便用了20多年的时间,搜集、整理、编写了柘荣第一本记录当地多元文化概况、趣事的图书——《柘荣文化志》。目前,该书在柘荣县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已进入编校印刷环节。

“这辈子也总算给后人留下点东西,知足了。真要感谢政府的支持!”叶作楠谈起自己花费心力完成的“巨著”即将面世,颇感欣慰。据悉,该书约有30多万字,初稿均为叶作楠手写而成。从四处搜集材料、拜访知情人士,结合自身工作经历,筛选、记录可用信息,到分门别类、按章创作,叶作楠均亲力亲为,耐心有加。

事实上,由于柘荣两次撤并县使文化档案遗失、残缺、损毁的情况较为严重,一县的文化脉络并不明晰,这让叶作楠的“义务”编写路程走得并不通畅,而这也更让他坚定了要汇集各方信息,编写《柘荣文化志》的决心。为此,他用了十多年走访全省曾在柘荣县文化系统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同志,并询问民间艺人、知情者,翻阅文化工作总结、简报等,细心搜集、悉心记录、用心编写,这期间用掉的笔记本有一大摞,足见其辛劳。

“我在柘荣搞了那么多年文化工作,很多事也只有我清楚。要是不记下来,真没了。”叶作楠说,不管是在文化馆还是电影院,他的工作接触的都是那个时代最本土、最传统的文化现象、文化面貌,这些对如今来说,都是珍贵的文化历史。在《柘荣文化志》一书中,叶作楠详细阐述了剪纸、评话、马仙信俗等当地特色文化的来龙去脉,同时他还列举了一些“柘荣之最”,比如柘荣最早的电视、最早的自行车等。谈及这些较有趣的文化内容时,叶作楠说这些事看着只是小事,但也确实是一种文化符号,接着他还兴致勃勃地说起他考证过程中的一些细节。

柘荣最早的自行车是何时有的?当时做记录时,叶作楠心里虽有一点底,但为了慎重还是问了一些年长的知情人。可他们说法不一,对于具体的时间点、具体的人更说不出个所以然。叶作楠综合了部分人意见,结合自身工作接触的一些人和事,提出了一个观点:柘荣的第一辆自行车是当年修公路的工程队带来的。他记忆犹深的一个场景是工程队员骑着自行车穿街而过,后头有一群小孩子跟着跑,大伙对这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

如今《柘荣文化志》已成书,了却了叶作楠的一桩夙愿,但他行“文”的脚步却不曾停下。按他的话说,这是祖辈传下来的家风,也是一种习惯。叶作楠的祖父与父亲都称得上是寿宁县的名人,他的祖父叶楚三是晚清科举出生,但在民国年间主张办新学,创办了“寿宁东区第一国民学校”,而他的父亲叶森曾留学日本东京大学,归国后任职厦门集美华侨女子师范学校。后因时局动荡,回到故乡创办了“寿宁县私立育英公学”,并出任校长。这便是寿宁一中的前身。叶楚三与叶森合力改变了寿宁教育的落后面貌,成为了寿宁办学先驱。教育世家开明公道、待人和善的作风,对叶作楠的成长影响深远,让他养成了良好的处世态度和生活习惯,并将此传承给晚辈。

“父亲到现在还是一家之主,很多经验、决断能让我们少走不少弯路。”叶作楠长子叶培树感慨地说,自小父亲对他并不算严厉,但原则性的问题从不让步。虽然家中风雨不断,父亲的经历也坎坷,但因为保持着开明、乐观的态度,一家人也都拨开云雾见青天。如今,他也和父亲一样退休了,看着父亲充实的生活,他连称还需学习,很多地方还赶不上父亲来得“时髦”。听到儿子的一番评价,叶作楠笑言老了就需多动,身体好,精神才好。活到老学到老是真理,自己只不过是很好践行罢了。

穷经皓首非名利,为有丹心种玉田。一位老人驻足他乡60余载,以平生兴趣,从看似平凡的经历中抽丝剥茧,结成了一条联结文化传播的纽带,为柘荣的文化事业繁荣献了一份力。

责任编辑:吴圣锦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