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要闻

党的生活杂志 | 霞浦东山村:“搬”出一条幸福路

2023-06-20 16:21 来源:党的生活杂志

全国党刊全媒体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主题采访活动报道之三

2023年6月14日下午,《党的生活》全媒体记者跟随“‘四下基层’与党的群众路线——全国党刊全媒体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来到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三沙镇东山村,聆听这个易地搬迁脱贫致富村的嬗变之曲。



东山村:“搬”出一条幸福路







东山村村民曾经居住的茅草房实景展示 王宇萌/

“这么多年了,群众还住茅草房,很不安全、很贫苦,我们要集中力量解决茅草房改造问题。”1997年6月4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深入霞浦县三沙镇调研“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看到三沙镇东山等村还有群众居住在茅草房,对此作出重要指示。


恶劣的生存环境与贫困交织,“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那时候吃不饱、穿不暖,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回忆往昔,东山村村民钟碧凤记忆犹新。


彼时,东山村的胡家山、罗五、白岩里三个自然村以及毗邻东山的二坑、三坪两个建制村的畲族群众,分散居住在偏僻深山茅草房里,生活极其贫困。当时群众有“三怕”:一怕刮风下雨;二怕老人生病、女人生孩子;三怕客人来了无米无衣。


东山村街景 王宇萌/摄


牢记习近平同志的嘱托,霞浦县茅草房改造工程于1997年6月14日在东山村正式启动,率先将居住条件最恶劣的罗五、胡家山、白岩里等偏僻自然村整村搬迁到东山主村。在第一轮茅草房改造过程中,东山村便有22户、73名村民从中受益。


1998年4月,情系搬迁群众的习近平同志再次专程走访东山村,郑重强调:“对偏远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贫困群众,要采取集中搬迁的方式,帮助他们搬出来。”


省市县有关部门继续发力,帮助东山村解决搬迁户的生产生活问题,推动第二轮易地搬迁。三沙镇党委、镇政府又将二坑、三坪两个建制村155户群众,集中搬迁至东山主村。东山主村人口由原来的500多人,发展到目前的1610人,成为整村搬迁集中安置的少数民族村寨。


东山村新貌 王宇萌/


为了让茅草房改造和造福工程易地搬迁的群众既能“安居”,更能“乐业”,东山村党总支立足山海资源,通过产业扶持、技能培训、小额信贷、到户帮扶等措施,引导群众主动就业创业,切实改变山区搬迁群众增收途径单一的问题,推动群众多元化增收致富,实现“安置”与“安心”同在,“安居”与“乐业”同行。


同时,村党总支坚持把扩大特色种植业作为村民脱贫增收的突破口之一,引导群众将东山村原有荒废的300亩果园承包种植蜜柚,协助二坑、三坪村引进新品种茶叶,邀请专家指导农民茶园改造2000多亩,使茶叶产值翻番增长,120多户茶农收入显著提高;大力扩大种植瓜果蔬菜,就近销售至陇头中心村和三沙镇区,村民收入逐年稳定递增。


“放眼绿水青山,满目幸福吉祥,日子红红火火,一心向往小康”。安居才能乐业,乐业需要发展,东山人奏响了“茅草屋改造、造福工程易地搬迁、美丽乡村建设”三部曲。“搬出来,稳得住,早脱贫,快致富”的意识已经在东山村干群的心中悄然萌发——输血与造血并重,改善与发展并举,谋发展、刨穷根,让村民受益于产业发展。


“一楼是1998年习近平同志来调研看的房子,现在我家又扩建了!”东山村村民钟伏德介绍,他家的老房子如今已加盖到三层。


20多年过去,这栋老房子几经扩建修缮,见证了东山村从一个住茅草房、吃地瓜米的贫困村,变成了一个几乎家家户户住上砖混结构楼房的美丽村庄。东山村通过造福工程易地搬迁、乡村环境整治、发展渔业生产和特色种植等举措,村民年人均收入从1998年的450元提升到如今的2万余元,并先后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


鸟瞰东山村,风光秀丽让人心驰神往 三沙镇党委供图


历史的脚步一路跋山涉水,从脱贫到实现致富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今的东山,村口的大榕树枝繁叶茂,平坦宽阔的村道干净整洁,畲乡风情的墙画别具一格,装修一新的楼房整齐划一,一幅更美更好的新时代画卷跃然纸上。


来源: 党的生活杂志

编辑:陈娥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