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要闻

福建日报丨传承畲医药 良方济世人

2025-04-23 10:15 来源:福建日报

畲药百草园内,雷顺荣(右一)为学生讲解和展示青草药。

暮春时节,在霞浦县松山街道方厝城的畲药百草园,草木迎来了新一年的生长轮回。这里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雷氏青草药制作技艺”的展示和体验基地,每年都要接待众多研学团队的造访。

畲族医药,是我国民族医学宝库里的一朵珍卉。在祖国东南一隅的畲乡,数百年来,畲医利用各种植被,探索出一套独特的医疗方法与用药方式,世代护佑畲族群众。作为全国第二大畲族人口聚居县,霞浦县的畲族医药走过岁月的长河,仍在努力传承。

畲药飘香 古方今用焕生机

新中国成立前,畲族先民多偏居于深山,多雨潮湿的环境极易引发疾病,加之交通不便,畲民就医十分困难。清乾隆年间,雷氏先祖就地取材,使用自采的青草药为人治病,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特的医疗技术。随着临床医疗经验和数据的累积,雷氏一族自创和保留了数十条单方制作技艺,统称雷氏青草药制作技艺。

“畲族医药与中医药渊源相通,但更具民族特色。中医药花、草、虫、果皆可入药,而畲族医药多以青草药为主,具有‘简、便、验、廉’四大特质。”15岁起,雷氏青草药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雷顺荣便跟随祖父学习畲族医药知识,成为家族第九代传人。这一技艺流传至今近三百年,不仅造福霞浦当地人,还吸引众多华侨回国寻方。

据介绍,雷氏青草药制作技艺中最具代表性且被广泛使用的单方有驱寒散、湿毒清、润喉茶等。

“制作湿毒清需取千里光的茎和叶子,晒干入药;选择秋季采摘、根部呈黄色的穿山龙叶,将1斤醋与10斤水混合搅拌均匀,倒入穿山龙叶,浸泡20分钟后取出自然晒干……”雷顺荣说,制药技艺对青草药的产地、采摘时节、入药部位、用法用量等都十分讲究。采摘时间、产地、批次等不同,药效也不尽相同。制药者须采摘天然生长的青草药,经阳光充分暴晒后,用铡刀切成片,而后放入药臼,用药锤反复锤捻成粉末,再用筛子细细筛选,最后装包封存。

雷顺荣举例说,他的祖辈曾口述交代,穿山龙的根部分铜、铁两色,也就是黄色与黑色,制作湿毒清一定要取铜色,方能达到清热消炎、除湿解毒的功效。

打破旧规 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近日,在雷顺荣创办的霞浦县畲族医药文化研究中心,他正和徒弟讨论下一场畲族医药文化宣传活动所需要准备的青草药,还时不时地考查弟子对药性的了解。

潘雯是个汉族女生,因对畲族医药感兴趣,遂跟随雷顺荣学习,方式是传统的师带徒,需从认药开始,一步步学习切药、晒药、加工、种药等技艺。

“认药是最基础却也是最关键的,我常常被这个难倒。”潘雯告诉记者,同一种青草药在不同生长阶段或不同部位往往有着不同的形态,例如刚发芽时、成熟时的形态,以及根部切片后的形态,这些都要记住。“有一次路过小区绿化带,雷老师忽然指着草丛中的一株告诉我们,这叫凤尾草,有治疗腹泻的功效。”

“山上无闲草,满眼皆良药。”这是雷顺荣常挂在嘴边的话,“认药也讲求望闻问切,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对青草药的性状进行鉴别。”

“我们的学习讲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处理青草药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畲药的了解,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式。”雷顺荣的另一名弟子、“00后”雷宇说。

畲医有“医药不分家”的说法,行医者必识药性,采药者必懂医术。“医药两手抓,涉猎更全面。也因为医者全程亲自参与,对临床病症会有更快的领悟。”雷宇说。

过去,畲族医药一直是单线传承,且传男不传女,但雷顺荣早已不拘泥于旧规,培养弟子累计10余人。他的女儿雷琼姬从小耳濡目染,和父亲一起通过了福建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取得医师执业证书,走上了畲医之路。“目前,霞浦有一批年轻人在传承畲族医药,这在省内是领先的。”雷顺荣十分自豪。

非遗跨界 “朋友圈”再扩大

“这是去年端午节午时采摘的艾叶,彼时阳气最足,艾叶汇聚了地阳之气,晒干后制成的香囊提神醒脑、驱蚊辟邪的效果最好。”前不久,一场霞台交流活动在霞浦举办。活动中,雷顺荣一边指导台胞台属制作香囊,一边畅叙亲情。

而在霞浦县第一幼儿园春耕节活动上,雷顺荣一袭畲装亮相,为学生分发青草药苗,让下一代感受畲族医药魅力,种下传承民族文化的鲜活种子……

自2022年开始,雷顺荣陆续带着畲族医药进乡村、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短短三年,累计参加上百场活动。“在村里,我们指导村民种植青草药;到企业,我们和员工谈如何养生;去医院,我们围绕具体病症讨论诊疗方法……”每到一处,雷顺荣都化身畲族医药代言人,让非遗提升“能见度”、增加吸引力。

但是,由于畲族没有文字,传统畲医多根据实践经验口传心授,且很多人年岁渐长,没有行医资格,畲族医药的传承发扬面临着较多困难。

“目前,全省共有畲医200人左右,主要集中在闽东地区,其中霞浦约有30人。但其中能胜任授课的畲医寥寥无几,因为授课需要阐释清楚畲族医药的概念以及基础理论,目前很少人可以做到这一点。”雷顺荣说。

药香也怕巷子深。为此,雷顺荣曾耗费几年心血编撰了一本内部交流材料《畲医药与健康》,着重介绍了畲族医药的起源、特色畲药以及畲族单验方等知识。在畲药部分,为便于记忆他特意挑选了10种以数字命名的青草药并配上实拍图片,细致标注学名、畲语、别名、生长环境、主治功能等内容。此外,雷顺荣还将家传的单验方根据现代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调整,总结出100多种单验方。

近年来,霞浦县文旅局、民宗局、卫健局等部门纷纷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当地畲族医药的保护与传承。在雷顺荣看来,目前畲族医药更侧重于以非遗宣传的途径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而更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是提升畲医的技能水平。

传承是一种守候,也是一份承诺。雷顺荣坦言,要让畲族医药得到大众的认可,畲医就必须有真才实学,“希望相关部门可以提供一个更大的场地,借此与高校联合开展畲族医药培训,培养更多医药人才”。

来源:福建日报

编辑:林宇煌

审核:蓝青 林珺

责任编辑:林宇煌

(原标题:福建日报丨传承畲医药 良方济世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