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眼科医院

“大佬”齐聚鹭岛 共建光明事业

——2016年首届福建省眼健康管理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2016-05-30 09:05 来源:宁德网

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显示,各学段学生视力不良率继续攀升并呈低龄化倾向,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分别为45.71%、74.36%、83.28%、86.36%。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2015年发布《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显示,每2个中国人就有1个是近视。《自然》杂志报道,到2020年,我国5岁以上人群的近视发病率将增至50.86%~51.36%。国民眼健康问题已然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推动我省乃至全国眼科事业的发展,让近视防控的最新技术进展和研究成果在我国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发展。5月28日,由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主办的“首届福建省眼健康管理高峰论坛暨近视防控继续教育学习班”在厦门华侨大酒店隆重举行。峰会上,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视光部宣布正式成立,并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近视眼防控监测点”授牌仪式、“蔡司达成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说明: F:\xiaotu\1.png

两岸英才云集眼科盛会   共建光明事业

说明: F:\xiaotu\5.png

本次论坛以“培养实用型眼视光人才,科学防控近视眼”为主要内容,汇聚了曾骏文、陈浩、石一宁、吴怡璁等10余位眼科各领域的权威专家,省内100余名眼科医生共同参会。专家们通过各自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经历,带来了国内外相关学科最新的理论和临床技术,以及新成果、新进展,专家们结合自身的实际临床经验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对于参会代表进一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手术技术水平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厦门眼科中心副院长李晓峰在接受媒体采访,说道:“此次眼健康高峰论坛旨在为各位眼视光同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以后每年将举办一次,特别鼓励视光服务机构、专业视光人士参会,共同推动全国视光产业向前发展,从而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专业的视光诊疗。”

成立省内首个“近视眼防控监测点”  全方位 “防治结合”

说明: F:\xiaotu\2.png

在峰会开幕式上,中华近视眼防控推进协会秘书长钟立授予厦门眼科中心为福建省首个“近视眼防控监测点”。中华近视眼防控推进协会技术标准及质控委员会主任石一宁教授向大会汇报了《近视眼防控监测点意义与细则》,为更好的开展近视眼防控工作,保证监测数据有效性,石教授指出,“近视眼数据监测需三年为一限期,每年2次对同一个孩子进行数据监测,并在同季同时段开展,如此能更有效更准确的获得数据”,并将数据编制“白皮书”,为今后更好的开展近视眼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说明: F:\xiaotu\3.png

此外,厦门眼科中心还与蔡司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蔡司高端验配设备引进、优视力中心建设等方面开展广泛和深入的合作,借助双方在技术、产品及资源、数据等方面的优势,共同开展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重大举措。

说明: F:\xiaotu\4.png

至此,在与会专家和领导共同见证下,厦门眼科中心·眼视光部宣布正式成立。

眼视光——专业的人  做专业的事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是对眼视光最好的诠释。20年前,当人们看不清的时候会到眼镜店以“看得清楚”为标准购买一副眼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视觉质量的要求也变为“不仅看得清楚,还要看得舒服、持久”。眼视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提供眼视觉健康保健服务,处理很多传统医疗和眼镜店不能处理的问题,填补了传统医院和眼镜店间的空白地带。

说明: F:\xiaotu\李院长-总结.png

厦门眼科中心副院长李晓峰表示,“视觉健康问题量大面广,就功能性的视觉需求,包括屈光手术、近视眼、老花等等,占了我们整个眼睛保健预防、诊疗、康复的95%,这都是我们眼视光要去解决的问题。此外,以近视为主的屈光不正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的发病现状更加严峻,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未来,眼视光部将联合中华近视眼防控推进协会就近视防控数据收集、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合作,致力为各年龄段的青少年提供眼视光科普宣教、近视防控、视力低下检查、视力矫正及视觉训练、视觉发育档案建立等技术服务。

论坛开放市民服务专场    医患沟通零距离

少年儿童近视增长、长期戴眼镜不方便等问题长期困扰学生及家长。高峰论坛当天下午,主办方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还联合参会的国内众多行业权威专家,开设近视控制服务专场,热情地为来自福建省内外患者展开近视防控会诊、答疑等。给焦虑的家长指引方向,帮助家长更科学地管理孩子日常的学习生活。厦门眼科中心眼视光部副主任刘建和指出,形成近视的原因多种多样,家长应高度重视和科学干预,不要病急乱投医,盲目听信一些不正规机构或商家的虚假宣传,导致视力受损。

责任编辑:叶著

关键词

视光 近视眼 防控 近视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