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频道 观点声音

宁纪轩 兰梦/网络反腐要精准引导

2016-03-12 11:12

宁德网消息 网络反腐,是指通过网络技术及所引起的社会舆论效应实现对执政行为的监督和对权力的约束,从而达到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的一种全新方式。

一般有两类情况:一是官方网络反腐,即举报人通过举报投诉平台、网络问政平台等官方网络渠道进行监督举报;二是民间网络反腐,即举报人通过贴吧、论坛等非官方的网站将腐败信息曝光,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制造舆论效应,倒逼相关部门介入调查。网络反腐作为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群众、媒体进行监督的新方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网络反腐行为以网络为载体,具备网络特有的开放性、便捷性、交互性等特点,从而在反腐成本、传播速度、影响范围等方面凸显独特的优势。然而,在网络反腐挥舞利剑的同时,暴露出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网络反腐的可持续发展。

网络反腐的相关制度尚未建立。当前,我国网络反腐的法制并不健全,仅在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对网络公民的人身、隐私等合法权利作出明确规定,少数地方出台了网络反腐倡廉机制的相关规定,但是地方性、专门性的网络反腐法律法规仍旧缺失。法律缺乏系统性,网络反腐的程序、网络举报人的权益保障、网络舆论监管等规定的缺失,使网络反腐缺乏完整的制度约束和保护。

网络反腐主体素质有待提高。网络反腐的主体是数量庞大的网民,网民个体对事物的判断容易受到立场、视野、利益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甚至捏造信息、散布谣言、诬告陷害,导致反腐信息严重失真,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片面的表达,甚至形成集体性的非理性力量。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给舆情部门的信息甄别带来了困难,可能干预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的反腐败工作。

网络反腐客体权益得不到保障。网络反腐客体是被举报人。举报人及围观网民可能通过“人肉搜索”,曝光被举报人及其家人的具体信息,甚至进行造谣、诽谤、人身攻击,对他人名誉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侵犯被举报人及其家人的合法权益。而网络的特性使受害人很难通过诉讼来寻求法律保护和司法救济,责任追究也十分困难。

网络反腐中介亟待完善。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各地互联网普及率高低区别显著。官方举报网站逐步完善,但仍然存在页面设置不合理、信息反馈不及时、网民认可度不高等问题,而民间的反腐网站则面临不合法、秩序混乱等缺陷。随着网络技术的升级,IP地址的可查性、病毒木马的攻击渗透也使得网络举报可能遭到资料泄露、跨省追查,这些都威胁着网民参与网络反腐的积极性。

网络反腐作为传统反腐手段的重要补充,异军突起。但是,作为一把“双刃剑”,网络反腐如果要释放更多正能量,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就必须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等方面下功夫,只有科学精准引导,方能杜绝剑走偏锋。

建立网络反腐法律法规制度。要以制度正确引导网络反腐,必须加快建章立制的步伐,将网络反腐纳入制度与法律的框架中。建议制定可供直接适用的网络反腐败法,规定政府有关部门收到网络举报后立案、调查、取证等一系列程序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明确网络反腐的合法性,构建完整、系统的网络反腐体系。要加强相关的立法研究和立法工作,一方面,要通过立法完善网络举报人法律保护措施,严格保护网络举报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另一方面,要在建立“后台实名制”的基础上,严肃追究举报人及围观网民恶意诽谤、造谣传谣、侵犯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并为查无实据的被举报人澄清事实,维护被举报人及其家人的合法权益。

构建高效的网络反腐机制。“反腐信息披露——网络热议——媒体追踪——事件放大——反腐机关介入”这一网络反腐的运作逻辑存在偶然性,反腐信息可能泥牛入海,不了了之。对此,构建畅通便捷的反腐信息沟通协调机制十分必要。要加强官方反腐和民间反腐的沟通协调,政府机关应构建多元的网络反腐信息收集渠道,使民间网络反腐渠道曝光的线索能够及时依靠官方反腐机构进行核查,官方反腐机构也能通过民间反腐平台获得更多的涉腐问题线索。

加强网络法律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网民思想道德素质是解决网络反腐虚假信息泛滥、避免对他人造谣诽谤的另外一个重要途径。要通过官方网站、新闻媒体等媒介加强对网络反腐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正、反面案例的宣传,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政治素质,强化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同时,积极引导网民在法律规章制度的约束下规范自身的网络反腐行为,树立网络道德意识,不散布谣言、不盲目跟风,不侵犯他人隐私,鼓励公民用正确的方式积极反腐,形成科学发展、良性互动的网络反腐氛围。

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从资金、人才、教育等方面入手缩短“数字鸿沟”的差距,特别是要向西部、山区、农村等地区倾斜,扩大网络的覆盖面,优化公民网络反腐的参与途径。同时,以技术手段逐步实现网络反腐和传统反腐、官方反腐与民间反腐的有效对接,从网络安全技术的角度完善官方网站建设,防止外部攻击产生信息泄露,利用技术手段对反腐网站的信息进行甄别过滤,对不良信息甚至非法信息进行屏蔽,以技术加密、代码编译等方法对“后台实名制”中的公民身份信息进行保护,防止非法追查,以科技手段构建便于参与的网络反腐渠道。

关键词

反腐 网络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