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频道 观点声音

林薇/闽东传统村落的主要特色

2016-03-12 11:15

宁德网消息 传统村落,是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它是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和连结家族血脉的载体。

宁德俗称闽东,其自然环境、社会历史背景独特,历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群众建有许多传统村落。幸存至今的闽东传统村落,风貌古朴,个性鲜明,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早在新、旧石器之交,闽东就有人类在此活动。明朝末年,西方天主教传入宁德。明清时期,大批畲族人口的移入,使宁德成为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当地文化与移民文化兼容并蓄,衍生出来的传统村落,不仅是传统文化和建筑风貌的写照,还反映了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

(一)闽东传统村落中的传统美德

传统美德之“美”,就在于它曾是历史上的优良道德,曾经在历史上产生过长久的良好作用,同时又能与现实社会中建设“美丽乡村”的道德规范要求相适应。传统村落中的传统美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长久性,即内含长久性的价值因子。这是其可被现实社会承接,可成为现实村落道德进步的基础的内在根据。如福安市溪柄镇楼下村,在历史上村民们就秉承耕读家风,有着很盛的读书明经风气,在清代就设有学塾,读书风气直到今天都没有间断过。二是有限性。传统村落社会中的一些传统美德不仅适应度有限,而且适应对象和情景也有限。它可能只对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特定村落起作用。如福安市穆云畲族乡溪塔村,有着远近闻名的“山哈祖训”传家宝。在这个小小的畲村里,畲族同胞至今铭记着这一祖训,教育下一代走正道,自强自立,不做违背良心和违法乱纪的事情。

(二)闽东传统村落中的历史文化名村

闽东地形地貌复杂, 自然背景和社会环境多样,多种民族成分和文化形态共生共存,富有特色的历史文化名村值得人们去探究。如畲族文化。闽东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历史最悠久的畲族聚居地,是迄今为止畲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多最好的地区。如茶文化。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生产“坦洋工夫”茶的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是闻名中外的“坦洋工夫”红茶的发祥地。如孔氏文化。福鼎市管阳镇西昆村与孔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孔子后裔在江南的主要聚居地,号称“江南孔裔第一村”。

(三)闽东传统村落中的民间艺术

传统村落是民间艺术形成、发展和传承的重要载体。闽东人民在建设家园、脱离贫困的同时,创造出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积淀了丰厚殷实的文化遗传,留传了出神入化的精工绝技。如四平戏。渊源自明代“稍变七阳”的四平腔,被称为“明代四平腔的遗响”和“中国四平戏活化石”。它在明末清初的时候传入屏南,艺人们代代相传,到现在已传 15 代,仍然承袭着明代四平腔的特性与剧目。如,畲族山歌“双音”。 流传于宁德市蕉城区八都镇猴盾畲族村及其周边的畲村,民间称其为“双条落”,是我国畲族山歌中唯一幸存的畲族二声部山歌歌种,被中国民歌誉为“一颗稀有的珍珠”,现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霍童线狮。留存于霍童镇,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霍童线狮不仅拥有丰富的表演内容,它的传承方式也很独特,多为家族传承,而且有传男不传女的特点。

(四)闽东传统村落的建筑风格

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主要是指在历史实践中民居所反映出来的本民族和地区最突出本质和极具代表性的东西,特别要突出反映与人们生活生产、文化习俗和审美观念等密切相关的特点。如周宁县咸村镇的洋中孙氏古民居群,它与邻近的林氏和郑氏古民居群之间以巷道隔开,达数百米,自成一体,体现了浓郁的以血缘为中心的家族聚居格局。另外,民居的建筑风格还体现当时的社会历史和自然条件下如何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以及和自然斗争的经验技术。如蕉城霍童的邑坂村,人称“八卦村”。该村至今留有先祖构建的九宫八卦建筑布局,村落的中心位置布置有“太极水陆阴阳鱼”,同时按“八卦阵”来布局路网。又如,霞浦大京城堡,是明洪武年间为抵御倭寇而建的,是全国最长的乡村古城堡,为研究明代的军事工程建筑、防御设施和布局提供了实物依据。

关键词

村落 畲族 闽东 四平腔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