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书华:治理“衙门作风”
[摘要]
近年来,在中央大力整顿机关作风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和部门机关工作人员“衙门作风”问题被媒体一再曝光。例如,“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在群众办事时推三阻四、一再拖延,甚至进行种种刁难。前一段时间,一部门以缺纸为由半年多时间未打印注册证书,也成为舆论批评的焦点。拖延、刁难、不作为等等,折射出某些政府部门和个别党员干部身上的“衙门作风”沉疴已久。
为什么“衙门作风”会长期存在,甚至在一些地方的某些机关,成为一种“常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一些党员干部在机关某些岗位工作久了并且掌握了某些权力之后,自认为和普通群众身份不一样了,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甚至觉得给群众办事是一种“恩赐”。本来是正常的事情、必须要提供的服务,却被当作可做可不做甚至可以由着性子来的事。在某些人那里,机关被当成了“衙门”,自己被当作了“主人”。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个重点是要解决党员队伍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问题,而“衙门作风”最显著的表现形式就是宗旨观念淡漠和服务意识淡薄。比如,“拖”,群众来办事,被告知办事的人出去了,下次再来仍然如此;比如,“踢”,来办事被回应此事不归他们管,得找其他部门,至于哪个部门,语焉不详,到了另外一个部门,又被“踢”回去;比如,“办完再来”,办事人员形式上态度挺好,但是本来可以跑一次解决的问题,因程序繁琐,让群众来回几趟苦不堪言。还有的态度恶劣,稍不如意就拍桌子瞪眼睛。更有甚者,进行权力寻租,应该按规定、按流程办的事情却要求办事人先“意思意思”。凡此种种问题不解决,“两学一做”就会流于形式。因此,“衙门作风”是否得到了纠正,是检验机关里“两学一做”效果如何的一项重要指标。
细节影响形象。让群众深恶痛绝、反仆为主的“衙门作风”,虽然看起来大多是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但它在群众中影响极坏,尤其是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犹如一个存储信任的“银行”,而干部作风就像是公信力的“存款器”,干部“衙门作风”多了,党政公信力自然会降低。而且,“衙门作风”直接伤害群众感情,损害党群关系的基础。
如何解决“衙门作风”?“两学一做”是一个机会。学习的目的是做,而在学和做之间,查找问题、摆出问题、反思问题,是一项必做的功课。机关里的“两学一做”,只有明确地针对问题,才会有实效,才不至于流于形式。机关里的党员干部,应该认真查找和反思在服务工作中思想认识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并且列出问题清单,通过研讨查找原因,拿出系统的解决办法。
从根本上解决“衙门作风”问题,还需要以“两学一做”为契机,加强制度建设。“衙门作风”之所以难以治理,是因为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病症,需要多方共同治理。这种治理至少需要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改革创新精神补齐制度短板,健全机关的工作制度、服务制度,并且真正使党的组织生活和党员教育管理严起来、实起来;二是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同时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健全社会监督机制;三是要针对作风建设中的漏洞研究制定相应操作规则,凡事有人负责,有责必究,问责必严。与此同时还要认识到,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是滋生“衙门作风”的土壤,要真正提高效率,避免扯皮和无人负责,就必须有效推进机构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摘自《人民网》)
责任编辑:s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