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频道 理论实践

重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2016-07-02 08:45 来源:宁德网

宁德网消息(张经喜) 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曾提出“林业有很高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森林能够美化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等,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这样说并不过分。……造林绿化,振兴闽东是一项充满希望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还从大生态系统唯物辨证思维的高度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享受良好的生态宜居优美环境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迫切期待和要求。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超级储碳库”。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通过大力发展和保护林业能够固定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森林具有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固碳效益的特点,是陆地上最大的“超级储碳库”和最经济的“超级吸尘器”。根据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一立方米的蓄积量,平均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出1.62吨氧气。有关专家曾做过测算,一座20万千瓦机组的煤炭发电厂每年平均约排放87.78万吨二氧化碳,可被48万亩人工林吸收;一架波音777飞机从北京到上海来回旅程约4个小时,一天一个来回,一年约排放2.8万吨二氧化碳,可被1.5万亩人工林吸收;1辆奥迪A4汽车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20.2吨,可被11亩人工林吸收。由此可以看出森林对减缓气候变化和全球碳化循环,改善生态环境有特殊的作用。

森林是“天然蓄水库”。根据资料显示,森林区比无林区的降水量最多可增加25%,每公顷森林地面的凋落物层能吸收ll一30吨水,林地水分下渗率是农耕地和放牧草地的3—12倍。林地一般无地表径流发生,森林可使降水的50%—80%渗入地下。一亩林地至少比一亩无林地多蓄水20立方米。提高森林覆盖率,生物资源种类和数量就会增加,生态环境质量就会得到更好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就有更好基础。

森林是发展低碳经济的“致富库”。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的形态,它是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重要特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林业可以生产出与人们衣食住行紧密相关的几万种产品。木材是绿色的、环保的原材料,用木材代替钢材和水泥,可以减少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对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发展低碳经济己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潮流。

森林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库”。森林是一一种战略性能源资源,它是巨大的、绿色的,而且是可再生的资源库和能源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增加。发展和维护森林安全已成为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发展森林生物质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选择。

森林是综合发展林下经济的“聚宝库”。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就提出要健全林业经营机制,要“转变单一经营,实行综合开发,在产业结构上实行‘林、茶、果、药’结合;在受益时间上,实行‘长、中、短’结合;在林地利用上,实行‘套种、放养’结合;在林木结构上,实行‘乔、灌、草’结合;在经营效益上,求得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充分利用,立体发展林业资源,提高经济、生态、社会三种效益是发展林下经济的有效途径。根据林业资源分布的不同情况,可以发展相应的产业。比如发展林药业、林旅业、林菌业、林果业、林禽蓄业、林蜂业等。把种、养、加、采摘、游综合利用开发,把兴林和富民紧密结合起来,激发林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好地发展林下经济,最大限度地提升林业生产力和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林业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我市绿色生态环境优美,是经济发展优势和潜力所在。全市森林覆盖率66.99%,绿化率为90.94%。全市森林用地面积占土地面积76%,活立木总蓄积量4371.61万立方米。全市拥有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l5个,有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文明村l4个。我市森林覆盖率居全省第四位。但林分质量和蓄积量偏低,局部区域自然湿地萎缩,水土流失,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有的非法占用林地仍较突出。林业品种单一,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生态空间分布不均匀,提供生态产品、林产品能力不足,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大众的需求。优质生态资源尚未有效地转化为良好的生态产品和生态公共服务,特别是城区人均公共绿化面积,生态体验和生态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森林灾害防控、资源监测和管理等技术装备落后。存在这些问题必须面对实际,因地制宜,逐步认真加以解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加速推进。林产品作为环保、低碳、可循环的生态产品,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青睐。林业发展必须以坚持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改善民生为重要任务。要整体规划,明确划定限制开发的“高压线”,维护生态平衡的“安全线”,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线”,实现生态永续发展的“保障线”。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保护生态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要加快推进发展现代化林业,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营造一个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海更碧、空气更新鲜,人居环境更美丽,人民生活更富裕,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清新宁德。

责任编辑:smq

关键词

森林 林业 生态 林地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