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频道 理论实践

为什么信仰马克思主义

2016-07-02 08:47 来源:宁德网

宁德网消息(彭东海)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之际,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已历经170多年曲折发展,虽目前还没成为世界主流,还有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破解,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已显出旺盛的生命力。作为“文革”后出生的一代,我们从小接受马克思主义传统教育,亲历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辉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愈久弥坚。

历久弥新,马克思主义是要实现“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幸福哲学。首先,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是“每个人”的利益。人的利益就是对人有好处的物质或精神以及物质、精神利益的公平分配关系。马克思主义要实现的“每个人”利益:主体包括你、我、他,不是要把个人利益淹没在集体利益中;本质上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只有遵循客观的利益规律、维护公平的利益关系,才能实现每个人利益最大化。其次,社会主义阶段实现“每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途径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阶段的生产力还难以做到“各尽所能、安需分配”,需要通过市场经济激励机制来加快社会生产力发展,但单纯的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盲目性,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联系、发展、辨证地分析、解决发展利益问题;要坚持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弘扬集体主义精神,依靠强大正义的集体力量限制市场经济中的自私自利行为;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为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保驾护航。第三,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需要在有限时空和物质条件下通过精神的无限崇高来实现。从人的本性看,每个人要实现的利益和自由是无限的,但人们面对的一切又是如此有限,包括物质、精神乃至生命,所以人的一切追求都只能在有限时空做出选择,理想中的“全面自由”要通过精神的无限崇高才能实现:要提高发现和运用客观规律的能力,拓展人类争取物质和自由的利益空间;要在有限时空条件下规划好物质和精神生活,让幸福之花在有限的时空无限生长;要用有限的物质和生命去体验超越自私本性的崇高。

回顾历史,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华民族从水深火热中走上了独立富强民主文明之路。中国近代史,是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的探索史,是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封建主义的斗争史,在这百年间,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当时中国一批先进分子把探索救亡之路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从此在中国萌芽、传播、发展,中国的革命事业看到了新曙光。中共成立后,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直起了腰杆,摆脱了帝国列强的欺凌和本国腐朽阶级的压榨,为中国人民挣得了生存权和发展权,虽然之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走了弯路,但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一指导思想上始终没变,保证了中国革命成果没有在“文革”中付诸一炬,并为之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共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总体过上了小康生活,虽然还不够全面、协调,还存在贫富差距、环境恶化、腐败蔓延等问题亟待解决,但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已经获得了更大自由和解放,中华民族已经踏上了独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科学发展之路。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坚定不移地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当不断放大的欲望面对有限资源时,人与人之间的博弈在所难免,并逐步形成利益集团,凝聚成更强大力量参与利益分割,阶级就是共同利益群体的表现形式,阶级斗争的实质就是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争夺。马克思主义诞生时,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共领导人民赶走帝国列强,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独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新中国,逐步建立、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以及人民司法、检察、审判等制度,从根本上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和当家做主权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深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在我们工作中的重要指导地位,强烈体会到中共在维护人民利益上的坚定不移。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已没有绝对意义的无产者,只有分工不同的劳动人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许多新的社会阶层适应市场需求此起彼伏,它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当前,中共在引领人民发展经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同时,还要协调各新旧阶层的利益关系,尊重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利益诉求,引导它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更多贡献,并通过“精准扶贫”帮助弱势群体共同发展、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展望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下我们每个人既可享受又可憧憬的幸福摇篮。人与动物的重大区别之一是人的思想会超越有限世界和肉体而无限延伸,在维持人生命延续的基本物质条件得到满足后,可以不断开发无限的精神世界,探索人类更大的幸福自由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少数困难群众通过“精准扶贫”,基本生活也能得到保障,“每个人”都具备了幸福的基本物质条件。憧憬未来,我们可以通过推动科学发展,创造更多更优的物质条件满足不断发展的需求;创造先进文化,共享健康、丰富的精神食粮;提升自身精神境界,建设符合自身实际、个性化的幸福家园。追求幸福,我们要避免过度欲望和过度消费两大陷阱,欲望的满足会带来即时快感,但过度欲望会减少本可以感受到的幸福,过度消费也会造成生理和精神上的自我摧残。中共十八大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位一体”全面布局,为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制定了2020奋斗目标,“五位一体”建设,即要丰富人的物质生活,又要发展人的精神世界,即要实现当下人的幸福,又兼顾子孙后代更加美好。我们在感受幸福生活的同时,如果能为人类解放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那将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这样的幸福将被无限放大,直至永恒。

责任编辑:smq

关键词

彭东海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