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龙头企业在村企合作产业扶贫中的主导作用
宁德网消息 积极推动村企合作,动员和吸引更多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建立村企互帮互助机制是农业部门努力的方向。柘荣县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大力培育和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家,全县累计流转土地面积达到4.62万亩,辐射带动百亩以上农业产业化基地89个。2015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66亿元,增长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57元,比增8.4%;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42万人下降到了2839人。
把握“三结合”,确保产业扶贫出实效
(一)帮扶支持与自身发展相结合。以帮扶支持为引领,着力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和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使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同步提升,组建农业精准服务工作队,落实中央、省市扶持政策,从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高优示范园区、山地农业综合开发、循环农业、设施农业、现代茶产业、科技支撑、新型主体、土地流转、市场体系、财政补助、项目申报等12个方面给予扶持。今年柘荣县财政在往年扶持发展现代农业资金700万元的基础上新增300万元。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农贷款投放力度,增强村企共建的自我发展能力,激发建档立卡贫困户内生动力。
(二)村财增收与企业壮大相结合。村企共建中,积极为参与企业提供项目、技术、资金等方面支持,紧扣“五特好柘荣”建设,以中药材、茶叶、油茶三大主导产业为主。实施好特色农业样板工程,选取绸岭等24个试点村,依托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开发建设百亩以上生态茶园、果园、现代油茶、观光农业等46个农业项目,集中打造一批高优长寿农产品示范基地,有效发挥农业产业与休闲旅游业的叠加效应,解决一批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增加经济收入,形成农村脱贫与企业发展相互促进的格局。
(三)群众脱贫与集体增收相结合。以帮扶群众发展生产为重点,突出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在去年落实确定“十帮十”的基础上,今年聚焦全县825户2839名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扶持和引导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45家星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结对帮扶贫困村,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帮助和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并着力推进18个新农村样板村(点)、13个美丽乡村和21个省市县扶贫开发重点村的“三村”建设,兼顾其他村和农户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去年全县村财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有6个村,5万元以上的有22个村,比上年增加了1倍。
围绕“四注重”,营造村企合作软环境
(一)注重规划先行。村企合作贵在谋划,规划精准事半功倍。绸岭村主动融入柘荣“生态养生城”战略,凭借优美的生态、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便利的交通,规划出台《绸岭长寿美丽乡村实施方案》。并按规划打造养生养老、游客接待中心等七大功能区,村民还自发成立了“惠绸农业专业合作社”,承接农业种植、设施项目建设、土地流转管理、竹下经济租赁等,吸引企业入驻投资,2015年短短几个月就实现村财收入3万元,村民人均增收400元。可见,规划先行使“村企合作”发展空间更大、天地更广。
(二)注重实现双赢。既引导企业在农村投资兴业,使广大农民群众从中得到实惠,也使企业生产经营得到更好地发展。2013年以来,在省市有关部门以及县委、县政府的帮扶下,新九龙、京林两家市级龙头企业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了以高标准设施农业为主的石山洋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区。企业采取了“提供资金、技术,农民出租土地、返承包管理”的经营模式,组织当地农民在统一培训后,与企业签定返承包管理协议,负责园区精耕细作,企业根据效益给予奖励补助。眼下新九龙、京林生物两家公司已吸纳周边农户260人就业,包括流转土地收益和务工人均年收入约4万多元。该园区还通过打造休闲观光旅游景点、设施农业发展样板、美丽乡村建设、海西药城展示窗口,为农村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真正起到“结对结心、共建双赢”、互惠互利的效果。
(三)注重发挥优势。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和需求,找准着力点,使服务农民的有效需求,发挥最佳的合作效应。福建西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柘荣县的药业龙头企业,该企业在英山凤洋等村建立以太子参良种繁育为主的中药材示范基地上千亩,打造扶贫产业园区。帮助凤洋及周边村92户有志从事种养业贫困户,进行生产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择优列为柘参股份生产基地与扶贫产业园区的技术骨干。此外,为参与村企合作的贫困户提供收入托底保障,确保扶贫对象年均收入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注重有序推进。宁德市仙山中药材有限公司与留水村企合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山区自身资源与区位优势,做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建立生产基地的同时始终遵循“绿色效益”的理念。基地从原来的100多亩发展到现如今近千亩规模种植,带动周边数百户农户,发展1678亩阔叶林、混交林、竹林用于林下种植金线莲、铁皮石斛等名贵中药材。通过近年来的发展,项目技术研发不断得到提升,建成了中药材组培基地、建立了标准化设施大棚和农民田间学校,为村企合作创收提供良好的平台。
实施“五培育”, 拓展后发赶超新天地
(一)培育典型示范。以英山凤洋等村为培育重点,促成村企项目落地,对于已初具雏形的村企合作典型,潜心扶持,竭力促成;努力建设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设施农业示范点;发展林下经济,推广“林药”、“林禽”等立体种养模式;加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投入力度,在全县争创省级农民创业园。及时总结成功经验,推广行之有效的村企合作形式和办法,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二)培育龙头企业。继续扶持西岸生物、新九龙、京林、建业农林等一批与种养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具有特色优势的农业龙头企业,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中药材、油茶等标准化种植科技推广扶持力度,促进产业提质增产增效。依托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和村级农技员骨干作用,培育一批“五新”技术示范户。充分利用柘荣丰富的山地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气候优势,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产业带动能力强的企业落户,认真筛选对接产业化经营项目,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以建设“四有”(有规范管理、有服务规范、有良好信誉、有综合效益)合作社(家庭农场)为目标,每年积极培育45家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民主管理好的星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推进土地、劳动力、资金、装备、人才、信息等要素优化组合,促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全县现代农业建设快速发展。
(四)培育村级组织。将一部分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双强村纳入村企合作帮扶主体单位,每年安排5至10个经济薄弱村,有针对性地进行会诊,拟定村企共建帮扶计划,真正实现村级集体收入10万元的目标。积极发挥村级组织、村主干、能人集聚效应,带领群众融入村企合作,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户增收致富。
(五)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工作,每年选送3至5名符合条件、有较强影响力并能够发挥作用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参加中央、省、市示范培训;开展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遴选工作,建立我县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名录库,每年推荐2至3名人才参加省、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遴选,充分发挥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我县村企合作产业扶贫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陈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