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茶座:古代闽浙地区茶亭发端与兴盛
宁德网消息(冯志洁 朱世桂 佘燕文) 茶亭,一种建于交通要道上、具有施茶功能的建筑。茶亭的建设,是人们对特定自然环境的主动适应,也伴随着我国古代交通贸易的发展。一千多年来,我国东南各地僧侣、良吏、乡民、缙绅乐善好施,在水陆通衢、萦纡古道上建起一座座憩息之所。闽浙地区的茶亭相对集中,数量众多,地点密集,且不少茶亭保留至今。
福鼎吴洋岭亭 徐龙近 摄
一 茶亭起源:亭与茶亭的来历
亭,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形制的一种。“亭”内涵丰富,是建于路边供行人休息的场所。也是边防要塞的哨所,维护基层治安之所在,后来更成为园林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茶亭起源,必须先梳理亭的发展史。
亭起源于先秦,最初是边境线上守望、防戍的哨所。先秦时期的亭大多具有军事性质,设置在一国边境线上,主要作用是望风、传递军情以及防御敌人。
秦汉时期,亭的功能与性质发生转变,成为维护地方治安的基层组织。秦统一六国后,亭的军事性质被淡化,其防戍职能由抵御外敌转为缉捕内贼。秦汉帝国设有严格的亭制,每十里建有一亭,每亭设有亭长。汉高祖刘邦就是出身亭长的基层小吏。亭长的职责主要是“开闭扫除”和“逐捕盗贼”,即维持地方秩序。到了东汉,亭长职能不断扩大,已涉及司法、教化、赋役等民政事项。“亭”逐渐向基层行政单位演化,在地方管理中起重要作用。
魏晋以后,亭制废除,亭不再具有基层组织性质。但是,亭作为行人休憩之所的功能却一直延续下来。在此基础上,亭进一步发展为观眺、游宴的场所,乃至成为园林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形制也日趋多样。亭,兼有邮递、驿站和旅社的功能。后世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的说法,人们往往在长亭与即将出行的亲友道别,长亭逐渐成为送别的代名词。
亭的内涵日益丰富,但其作为交通要道上的基础设施这一核心功能一直没变。茶亭,正是由此功能发展而来的。
茶亭,修建于交通要道上,供行人休息歇脚、遮风避雨,并提供免费茶水。茶亭具备传统“亭”的休息功能,更是一项慈善事业。小小的茶亭,凝聚着丰富的文化。
茶亭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唐代。很多资料显示,在唐代,茶亭已大规模出现。当时茶亭的修建,源于佛教的僧人施茶传统。僧人们往往依寺庙筑亭施茶。受此影响,一些地方官吏也开始修筑茶亭。
宋代,随着帝都南迁,南方经济日趋繁荣,商业交流日趋频繁。各地民众纷纷出资,筑亭煮茗,普惠行旅之人。茶亭建设星罗密布。这一时期,正值闽浙区域佛教兴盛。大量寺庙在此时修建,构建时往往于门前路边配建茶亭。
明清时期,茶亭的修建进入繁盛期。商品经济的发达,促使长距离贸易运输越来越频密,交通驿道也延伸至全国各个角落。所谓“五里凉亭,十里茶亭”。崎岖艰险的山间小路、熙熙攘攘的交通要道、人头攒动的桥头渡口,处处可见茶亭的身影。茶亭,成为驿道上不可缺少的风景线。
吴洋岭亭耳室,茶亭用来烧水泡茶以及施茶人居住的配套设施 徐龙近 摄
宁德白鹤岭古官道 徐龙近 摄
二 茶亭建立:闽浙地区的环境特征
茶亭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省份,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江西、江苏南部和西南一带山区都散落着大量的茶亭或类似施茶场所。其中,闽浙地区茶亭数量众多,地点密集,且选址具有共性的环境特征。
1.地形特征
茶亭主要分布区域,多属山地、丘陵地带,崇山峻岭,山路曲折。还有部分茶亭设立于平原水乡的桥头、码头、渡口。
浙江地形复杂,包含了平原、丘陵、盆地、山地、岛屿等多种地形。全省呈阶梯状倾斜。浙南山地、中部金衢盆地和浙东丘陵是茶亭的集中地。
福建属于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带,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境内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0%以上,最为突出的是中西部的闽西大山带和闽中大山带。正是在这崇山峻岭之中,星星点点地散布着大量茶亭,以便旅人在跋山涉水的途中休息。
以地处福建省东北部的福鼎为例,其北部与浙江接壤,西接柘荣县,境内山峦起伏,山地丘陵占陆地总面积的91.03%。清代的地方志曾描述此地地势:“层峦叠嶂,跬步皆山,曲港清溪,周遭环境颇有竞秀争流之概,其亦东南一奥区也。”在“跬步皆山”的古道上,茶亭成为连续相接的地理坐标。
2.气候特征
我国南方省份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充沛。茶亭在南方省份的广泛出现,正是为了应对当地多变的气候。
浙江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夏季高温多雨,常伴有台风、暴雨、旱涝等自然灾害。
福建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至21℃,平均降雨量1400至2000毫米,是中国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夏季高温湿热,亦常受台风影响。
古代茶亭施茶的时间多在夏季,一般开始于农历四月初八,结束于农历八月十五,正值高温多雨季节。茶亭的设置,主要为应对夏季高温酷暑,让行人在炎热的旅途中有一处驿站可以休息纳凉,有一杯清茶可以消暑解渴,在多雨时节为行人提供遮风避雨之处。闽浙地区的茶亭为满足行人纳凉避雨的功能,其建筑形制上大多采用闭合的民居式,四面皆设墙体,一侧或两侧开门。
3.交通条件
茶亭设立的位置,一般都处于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人流往来稠密的商道、关隘、桥边渡口正是茶亭所在之处。茶亭与交通的发展关系密切。作为道路服务设施,茶亭与驿站、铺舍等共同构成我国古代陆路交通线路网。
地势的崎岖,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以及在交通上的重要位置,都是茶亭分布的共性特点,反复出现在茶亭修建的相关碑记中。
三 茶亭兴盛:闽浙地区的经济与社会
茶亭因路而生。茶亭的兴盛,直接得益于商路系统的拓展。商路建设与贸易发展之间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各级商路及其服务设施的修建,既是经贸繁荣的必然需求,也是商业进一步发展的助力器。闽浙商路上的茶亭建设,反映了当地的经贸发展、商路分布与茶亭建设之间的关系。
1.明清经贸发展
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区域间贸易有了质的飞跃。在我国南方,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贸易往来密切,各区经济之间有着极强的互补性。
明以降,福建地区农业生产商品化趋势明显,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很多特产大量输往江南、广东等地。福建对外省输出的商品以木材、纸张、染料、茶叶、食糖、水果为大宗。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广大农民辛勤劳作,形成作物商品化、多样化发展的良好格局。闽北浦城“其地寡田,其民勤耕织。桑麻被亩,茶笋连山。”南平“其山宜茶”,“乡有苎布之利,喜于为商。”“建宁土地膏腴,专有鱼、杉、油、漆、苎麻之利,以通商贾。”各地区都找到自己在农业生产中的比较优势,商品贸易异常繁荣。
除了输出之外,福建也从江南地区输入生丝、棉花、丝绸、棉布等。粮食是福建最紧缺的商品,需要大量从周边省份给予补充。江南与福建的贸易是双向的,双方的经济互相依赖。福建的商品更通过江南作为中介,销往华北等地。
2.闽浙地区的商路联动
城乡商品交易的繁荣,带动了市场网络的形成。明清时期,闽浙各地乡村广泛分布着墟、市、集、镇等地方商品交易市场,福州等城市更成为本省乃至全国的商品集散地。星罗棋布的农村墟市,商贾辐辏的沿海城市,通过水陆交通,紧密相连。崎岖回环的山路,辐射山区乡间,构成了闽浙地区特有的商品交易网络。
商品的贩运、分销,促进了道路交通发展。福建、浙江之间往来商路主要有两条:
(1)从杭州经温州、瑞安、平阳、苍南通过福鼎分水关进入福建,在福建境内经福鼎、霞浦、宁德、罗源、连江诸县境,跨越北岭、汤岭到达福州。这条商路被称为“福温古道”。该驿道形成于汉代,是一条千年古道。这是闽浙往来的重要道路,也是江南乃至北方与闽粤地区商品物资流通的要道,往来商贩极为频密。
(2)从杭州出发,由富春江入浙江富阳——桐庐——建德——兰溪——龙游——衢州——上杭埠——仙霞岭至浦城进入福建。
此道在上杭埠也可分向西行到常山,入江西,经玉山、上饶、铅山,过武夷山进入福建崇安。由崇安经建阳、建瓯、南平、古田、闽侯到达福州。这条驿道自杭州到浙江常山县,皆为水道。自常山到福建古田的水口驿,水陆并行。
这条道路商旅密集,其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受到官方和民间的重视,沿途茶亭密集。以常山县境内为例,山路上茶亭多达40余间。其建造时间最早为南宋绍兴年间,清康熙、乾隆、嘉庆为建造高潮期。
明清时期,商贸的繁荣,道路的发展,是茶亭兴盛的根本原因。而茶亭的兴建,作为商路重要的基础设施,又反过来推动了商贸往来。
3.社会捐赠事业的支撑
茶亭属于公益慈善事业,其修建与维持需要大量经费,由此也衍生出一套完善的运作机制。茶亭的施茶机制,是中国古代地方公益体系的集中体现之一。
募资修建茶亭是整套慈善机制运作的开端。根据茶亭资金募集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个来源:
(1)僧人
僧人团体一直是慈善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建立茶亭是僧人行善积德的一种形式。早期的茶亭多由僧人出资建设。
唐代,僧人筑亭施茶尤为普遍,茶亭由此兴起。此后,这一传统延续了很长时间。至明清时期,由僧人出资建立的茶亭在文献记载中依然比比皆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茶亭,在追溯其修建历史时,都是由僧人最先创立的。
在福建,民国时期重建的福鼎半岭亭,据碑文记载,由“太姥摩霄庵住持僧守纯独建并喜捨本亭基一座,及左边看亭舍基一所”。守纯是清末民初福鼎地区的一位高僧。由此可知,僧人捐资筑亭的传统一直未曾中断。
(2)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在当地慈善事业中起主导作用。兴修水利、铺桥修路,这些公共事业通常都是在地方政府倡议、筹划下完成的。而茶亭的建设,很多时候是由地方政府倡导,当地民众积极响应,合力筹建。有的地方官员主动拿出自己的薪俸,号召民众出资建茶亭。地方政府的动员倡议,对于茶亭修建有极大推进作用。
(3)地方缙绅、富户
地方缙绅、富户倡议并募集资金,是明清时期茶亭修建的最主要方式。这样的记载广泛存在于文献中。即便是地方官吏倡议建亭,其建设资金和以后的维持经费也常常是有赖于社会捐助。
在地方慈善事业中,地方缙绅、富户从未缺席。
(4)普通民众
在地方精英的带领下,乡民们也纷纷慷慨解囊,为地方慈善事业贡献绵薄之力。虽然他们力量有限,但积少成多。
在福鼎有一座长乐亭,该亭由朱君等善心人士提议修建,集族众之力捐资筑成。由一两位士绅牵头,一族群众共同捐资,是福鼎茶亭募资最常见的形式。
在普通民众捐资修建的茶亭中,有一类群体尤其值得关注,即女性捐助者。很多女性捐资参与茶亭建设,甚至以一己之力独立捐建。通过对茶亭捐资者身份的考察,我们发现女性(尤其是寡妇)是不容忽视的力量。
上述四类群体都曾主动参与到茶亭兴建的事业中。但是,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这四类群体的主导性作用是不同的。僧人群体是早期茶亭兴建的主力军,其作用在唐宋时期尤为显著。地方政府是茶亭修建的主要倡导者,号召民众出资,筹划修建工程。地方的士绅富户和普通民众,则是明清时期茶亭修建的核心力量。茶亭在各地的繁盛,得益于他们的慷慨出资。
茶亭的日常运营与维修,耗资更多,需要更完备的运作机制。很多地方通过“茶亭田”的方式解决,即由富户或望族拨出部分田产,该田所得用于维持茶亭的日常运营与维修。亦有地方组成“施茶会”,由一群热心公益的人组成,共同筹集资金。在福建福鼎,还有一种特殊的筹款方式,称为“捡茶厝(茶谷)”,即茶亭的管理者每年秋季到各家各户收取稻谷,作为茶亭的运作经费。这一种筹款方式,让当地百姓都参与到茶亭的运营中。当地百姓很少有人推脱不交,足见福鼎民众对于公益慈善事业的热心。
历史上,茶亭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广大乡民意义重大。
今天的闽浙古道上,茶亭已失去其原有的使用价值,逐渐被废弃,散落于山间。但是,茶亭已积淀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茶亭文化,是我们了解闽浙社会发展历程、认知地方特色、形成地方性知识的宝贵资源。茶亭,已从古代的交通驿站,演变为联结古今的文化桥梁。
(冯志洁,女,博士,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师资博士后。朱世桂,女,博士,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佘燕文,女,硕士,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专门史硕士研究生。本文得到福鼎茶亭文化研究发起人黄河先生、丁振强先生的支持和指导。)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