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承,致未来”闽派古琴拜师礼致敬传统
宁德网消息(宁德晚报记者 林珺 文/图)身着汉服、行揖礼、敬茶……12月1日,一场庄重且独具特色的闽派古琴拜师礼,在宁德民族音乐创作与表演行业协会内举行。闽派古琴宁德传承人陈瑛瑛表示,举办此次拜师礼,旨在“以传承,致未来”,继承中华民族拜师的传统,弘扬尊师重教文化。
各弟子集体行揖礼。
陈瑛瑛率领新入门弟子向祖师行深揖三拜礼。
弟子向祖师上香。
“闽派古琴传人陈瑛瑛,今收弟子入门,首重人品,以诚处世,需守师训,弘扬闽派古琴传承。”当日19时30分,拜师仪式开始,闽派古琴宁德传承人陈瑛瑛向先师上香奏告,行深揖三拜礼后入座。
随后,10名身着汉服的闽派古琴弟子,双列站于陈瑛瑛面前。主礼人宣读拜帖:“师道大矣哉,历代相传,今有弟子林晓峰、叶琳、赵蔚华、陈澍、林英、兰政钦、余翠、刘夏斌、魏敏、王昱桢拜于陈瑛瑛门下,受业养身,修德正道。对于师门,当知恭敬,身受训诲,没齿难忘,情出本心,以昭郑重。”
弟子向师父敬茶。
师父回复交手礼。
各弟子集体行揖礼后,依次给陈瑛瑛敬茶,名为“改口茶”,即从今以后改称“师父”。陈瑛瑛依次回复交手礼,即弟子帖,此寓意为传道、授业、解惑。最后,陈瑛瑛率领新入门弟子,向祖师共同行深揖三拜礼。拜师仪式结束。
据了解,闽派古琴艺术自清道光年间形成,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创始人为浦城县祝风喈,字桐君。2005年10月,闽派古琴被省政府命名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今年8月,闽派古琴演奏技艺被市政府列入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闽派古琴艺术在中国古琴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据介绍,闽派古琴从形制到曲目,从特殊的记谱方式到丰富的演奏技功,都体现出中国音乐艺术的至高境界,代表着中国文人怡情养性、寄情抒情的生活方式,表演出完善自我人格修养的理想追求,蕴含着关爱自然、天人合一及君子之道的人文精神。同时,古琴经过祝风喈的创造、改造,使学者易懂、易学、易操作。
随着《与古斋琴谱》和《琴学入门》的传播,使闽派古琴走向大众,弟子日众,并辐射至闽东一带。目前,陈瑛瑛是闽东为数不多的闽派古琴传承人之一。她生长于二胡世家,6岁习琴,毕业于福建省艺术学校二胡专业,曾任寿宁县北路戏剧团乐队主胡一职。2011年9月,跟随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李榕学习古琴,2013年经李榕推荐拜浦城县省级闽派古琴传承人吴燕琳门下学习闽派古琴技巧,2016年又师从厦门古琴家程鸿嫒学习古琴至今。学习期间,陈瑛瑛还多次参加上海、北京名师研习班深造,她的闽派古琴技法融入了胡琴的线条性,曲风委婉细腻,强弱气口分明,形成自己独特的韵味。
陈瑛瑛告诉记者,此次拜师礼中,还融入了同样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汉服文化,除了参加者均身着汉服外,在行礼时也采用的是正规揖礼,即男子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90度,起身,同时手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仪式虽然简短,但我切实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与礼仪的魅力。”参加拜师礼的弟子陈澍说。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