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迁 摆脱贫困——市政协三届十九次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侧记
市政协召开三届十九次常委会议,围绕“深入实施造福工程,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行协商议政。
易地搬迁村民代表列席常委会议。
宁德网消息(陈薇 陈斌)“优先安排搬迁群众就业培训,加大小额信贷扶持力度,鼓励搬迁群众就近就业或自主创业”“建议民政部门对整村搬迁困难户实行优先供养政策”“积极探索为造福工程集中安置点搬迁户办理产权‘两证’的可行性”……10月28日,市政协召开三届十九次常委会议,围绕“深入实施造福工程,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行协商议政。
“深入实施造福工程,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今年市政协常委会重点协商议题。按照主席会议部署,8月份以来,由市政协主席郑民生、副主席王代忠牵头,组织市政协研究室、经济委与市扶贫办等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座谈,开展前期调研,了解我市实施新一轮造福工程基本情况,提出调研工作方案。
在此基础上,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市有关民主党派和市农业、发改、财政、规划、国土、农发行等部门负责人,深入屏南、寿宁、柘荣、霞浦和蕉城等地调研,实地走访了部分造福工程集中安置点,与当地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和乡村负责人及搬迁户代表进行座谈和互动交流。各县(市、区)政协围绕该课题同步开展了调研,协力探寻扎实深入实施造福工程,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解决之道。
多地调研 掌握基层实际情况
从1994年起,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造福工程扶贫,并持续将这一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累计投入各类资金57亿元,完成搬迁7.8万户35.6万人(其中“船民安居工程”上岸对象5190户2.4万人),整体搬迁3000多个自然村,建成各类造福工程集中安置点1000多个,搬迁量达到全省的四分之一,取得了历史性成效。
实践证明,通过实施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有效改善了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增收致富,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如何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通过多地调研,调研组发现当前全市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与新一轮脱贫攻坚任务及要求相比,仍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思想重视程度、工作进度与任务的紧迫性、艰巨性不相适应;造福工程搬迁对象调查摸底与精准识别要求尚有差距;有些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难以发挥优惠政策的应有效应,尤其是长期低息专项贷款扶持政策的宣传、落实是新一轮扶贫搬迁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等。
建言献策 确定重点难点问题
“加大集中安置力度,强化精准扶贫效果。整村搬迁安置规划要保证到村到户到人,各县(市、区)要统一规划选址,一张蓝图进行审批,做到全市1022个边远偏僻自然村100%有安置点,安置点100%有规划。各县(市、区)与市国土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充分利用本次全域基本农田划定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机遇,通过搬迁安置点用地置换调整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调研发现的问题及基层同志提出的意见,市政协调研组在汇报发言中提出建议。委员们也就深入实施造福工程,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积极建言献策。
“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扶贫数据库信息项目。信息项目的设计要统筹兼顾信息的完整性和采集的可行性,既要最大限度使信息齐全,又要避免无法采集和困难采集的信息项目出现。”民革宁德市委提出,要将贫困户的识别、判定、类别、收入以及居住、教育、健康等主要指标的信息完整采集并录入数据库。
“造福工程是精准扶贫的核心工程,是‘宁德模式’的特色所在,各级政府都在千方百计推动,财政补贴、贴息贷款的力度前所未有。”市政协常委陆鸣认为,当前造福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为顺利达到目标,必须切实降低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
市政协委员张锦华十分关注我市造福工程工作进展情况。他建议,针对农村资源丰富、生态优美的实际情况,组织引导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和品牌企业,与搬迁群众原住村开展村企合作产业扶贫,成立合作社,农民以“入股分红”形式将土地流转给企业,既解决现代农业企业发展对农村土地、特色资源等要素的需求,又让搬迁群众离开的田地不致荒废,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二十多年来,宁德市认真学习传承习近平同志在闽东工作时提出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在全省率先实施造福工程搬迁扶贫,累计完成搬迁35.6万人,成效显著,但与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市委副书记林文芳指出,要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做到思想认识再提高,认真梳理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加强工作力量;政策落实再深化,完善政策,兑现政策,创新机制;后续帮扶再加强,促进农民增收,完善配套设施,健全管理机构;内生动力再激发,做好政策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尊重群众意愿。
“要继续加大投入,强化政策扶持,加大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力度,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偏远自然村人口完成搬迁。”市政协副主席王代忠在屏南寿山乡白玉村开展调研时指出,要逐年增加补助,完善新村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消除“有新房、没新村”现象;要吸引和发动社会力量投入,共同推动造福工程建设,帮助解决贫困人口搬迁后的生产生活问题。
群策群力 政策落实掷地有声
易地搬迁脱贫是中央提出扶贫开发“五个一批”工程之一。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要“集全市之力攻坚拔寨,全面完成‘六百千万’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是偏远自然村贫困群众脱贫的根本措施,是民生保障领域“补短板”的重要手段,是新一轮脱贫攻坚的标志性工程。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对接国家、省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搬迁进度,确保任务落实。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思想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深入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出台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配套扶持政策,将市本级新增财力80%用于扶贫开发,全面实行“六个百分百责任制”,加大精准扶贫工作力度,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取得了积极进展。2015年全市共完成2.5万人易地搬迁、300个自然村整村搬迁,新建或续建造福工程百户以上集中安置点18个。
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市精准扶贫工作在业务领域拓展方面,已经全面完成扶贫小额信贷担保机构建立工作,信贷扶贫工作扎实开展;9个县(市、区)依托县级国有投融资平台,成立地方扶贫投融资平台,承接国家、省里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政策。一些县(市、区)在开展医疗扶贫、教育扶贫方面有所突破。霞浦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对贫困户重大疾病进行医疗救助(自付部分达5万元以上,给予30%的补助)。福鼎市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就学儿童进行全面摸排,确定了1442名救助对象并落实相应补助政策。
同时,各县(市、区)也都创新工作举措,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蕉城区通过入户调查,对400多户脱贫难度较大的建档立卡扶贫对象进行提前“兜底”保障;屏南县进一步创新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对那些经营能力较差的贫困户,将其小额贷款集中起来,“入股”经济实体获得分红收入;周宁县制定了精准扶贫脱贫“五个一”工作机制和两个“路线图”,在乡镇精准扶贫服务中心挂牌上墙;福鼎市选派了55位乡村学校教师充实乡镇扶贫工作力量,与驻村蹲点干部、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组成精准识别工作队;霞浦县制定了《精准扶贫登记手册》,发放给包村包户工作队,做到参与扶贫的党员干部“人手一册”;寿宁县在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7个工作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古田县在实施造福工程中,对规模集中安置点采取“统建精补”模式(即由群众出资、政府牵头,进行安置点规划和建设,在验收入住后,对其中的搬迁对象进行补助)。
“扶贫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项利好政策前所未有。”市政协主席郑民生强调,关键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政策对接好、运用好,加快进度,加紧落实,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市政协也将义不容辞地履行职责,协力推进这项工作的落实。
(图片由市政协提供)
责任编辑:陈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