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开发三都澳 积极争当新标杆 加快建成全面小康新福安
福安市人民政府市长 叶其发
宁德市委、市政府提出“开发三都澳、建设新宁德”的中心任务,唱响了宁德未来发展的主旋律。福安是闽东经济重镇、环三都澳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主动融入“开发三都澳、建设新宁德”大局,全力“争当新标杆、建设新福安”。
一、持续做大总量,努力挑大梁走前头作贡献。福安是海西 、环三发展的先行先试区,肩负着在开发三都澳中“挑大梁、走前头、作贡献”的光荣使命。要全面落实开发三都澳战略规划,加快建设“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区、产城融合生态文明示范区、环三区域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产业核心区”,争取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长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公共财政总收入达到40亿元,年均增长6%,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达25亿元,年均增长6%;规上工业总产值1800亿元,年均增长11.8%;固定资产投资540亿元,年均增长15%。 GDP、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宁德市平均水平,综合实力在全省位次明显前移,为宁德市经济发展强支撑、作表率。
二、加快转型升级,打造环三先进制造业聚集区。福安赛甘、湾下两个组团主要面积占环三核心区的23.5%,工业总量占环三规划的40%,也是福安工业主阵地。要围绕“打造环三先进制造业聚集区”这一目标,打造福安升级版产业。打造不锈钢千亿产业集群。加快1913公顷湾坞半岛不锈钢产业园建设,引导不锈钢产业向高端化、全链条发展。重点推动青拓镍业高速线材、宏旺冷轧二期、海利不锈钢制品加工、克虏伯不锈钢冷轧等项目建成投产,打造全国乃至全球一流的不锈钢产业基地,确保到2020年基本建成不锈钢千亿产业集群。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突出优化结构、“两化”融合、技术创新、智能制造、军民融合,加快“163”公共服务平台投产运营,推进电机电器、船舶修造、食品加工、医疗保健按摩器械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一批电机电器、船舶修造、食品加工实体企业,尽快实现企业上市零突破。着力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产业园。以福安经济开发区、铁湖、王基岭、溪北洋等8个工业园区为依托,推进宁德(福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产业园建设,建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专项基金和军民融合信息平台,推动博瑞特新能源、长兴船舶、亚南电机、白马船厂等一批企业尽快获取“民参军”军品生产四证资质,对接十大军工企业,参与军工配套。
三、突出产城融合,建设“山水画廊、五福新城”。优化空间布局。按照打造宁德次中心城市的要求,在“一市三区六组团”的框架基础上,加快福安城区向富春溪西岸、溪北洋组团、赛江组团拓展,着力构建城市中心区;建设以白马港组团为主轴的港、业、城互动发展的东南部滨海新区,着力构建产业发展核心区;建设以穆阳溪组团及白云山组团相衔接的生态旅游区,打造闽东北生态旅游名镇。加快产城融合。坚持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联动、协同共进的发展路径。加快溪北洋新区、富春溪西岸新区、赛岐小城市、穆阳和溪柄小城镇、湾坞特色小城镇开发,确保“十三五”末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8%以上。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带动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中建融和、东百广场、现代综合物流园等一批商贸物流项目,争创国家级、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白云山5A级旅游景区,打造闽浙赣东部沿海物流商贸旅游中心。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港口、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推进湾坞作业区12#13#泊位、坪岗作业区4#5#泊位、白马港口岸联检中心、沈海复线福安至蕉城段、福安西互通连接线、富春大道三期、韩赛快速通道、白马铁路支线等一批港口码头、对外交通动脉、同城化快速通道、城镇主干道建设和改造,打造浙西南、赣东北、闽东北的出海通道和重要交通枢纽。
四、强化生态保护,构建生态文明示范区。筑牢绿色理念。坚持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模式和增长路径,严格落实节能减排各项规定,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和低碳产业发展,提高经济发展的“绿色”含量。明确绿色布局。主动融入全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着力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推进产业发展、城乡建设、人居环境生态化,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市。推进绿色发展。深入实施“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工程,持续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完善重点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抓好穆阳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全面落实“河长制”,建设碧水蓝天美丽福安。建好美丽乡村。坚持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精心打造一批新绿亮洁、功能配套齐全又富有乡土文化特色的“美丽乡村”走廊,展现福安的自然生态之美、历史人文之美、现代文明之美。
五、坚持共建共享,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坚持把增强民生保障作为发展的最终落脚点,为宁德发展大局作贡献。突出做精农业。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大力发展以茶叶、水果等特色农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打好“坦洋工夫”红茶、穆阳水蜜桃等优势农业品牌。建好平原高优、山地生态、沿海蓝色等3条农业产业带,提升千亩高优农业、现代茶叶科技、白云山生态观光农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与物流园区等4大示范园区,培育松罗“1+N”生态循环农业等特色农业。突出精准扶贫。抓好4个贫困乡镇、79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确保在2018年完成全市现行建档立卡的5191人脱贫任务和81个边远自然村整村搬迁。突出均等服务。不断增加民生支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医疗卫生和文化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统筹实施保障性住房、造福工程、连家船民上岸等安居工程,逐步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突出民生保障。持续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构建群众多元增收的长效机制,确保“十三五”期间城乡居民“两个收入”年均增长8%和9%。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兜底功能。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