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园区枫桥”模式这样打造→
2月14日,福安市法院赛岐法庭开庭审理两起劳动纠纷案件。刘某、林某两名务工人员因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在与企业协商无果后,向福安经济开发区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寻求帮助。该基地迅速将企业情况报告福安市总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并深入企业核定相关情况,多次与企业方代表、职工方代表进行沟通,商讨现实可行的方案。
这两起案例便是福安经济开发区“园区枫桥”服务模式的生动实践。
福安经济开发区地处福安南部区域,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下辖罗江、湾坞、甘棠等5个园区,现有不锈钢新材料、新能源配套、电机电器、船舶修造、食品加工等400多家企业,职工总数约4万人。
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劳动纠纷也随之增多。为把劳动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福安市总工会、福安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福安人民法院,福安市人社局、司法局等5部门共聚合力,积极探索“园区枫桥”服务模式,建成园区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
2022年12月,福安经济开发区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正式挂牌成立。基地设置“两室两庭”,并创新建立“专班运转+专人值守+专题会商”职工法律服务机制,实现劳动争议“预、调、裁、审、援、执”一体联动、一站办理,让企业职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据悉,该基地运行以来,共接受职工各类咨询295人次,调解劳动纠纷案件28起、劳动仲裁8起、法院审理6起,为117名职工挽回经济损失410多万元。此外,基地还走访172家企业,排查农民工欠薪问题18起,建立30户困难职工档案,并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涵盖安全生产、法律知识、职工技能等多个领域。
“今年,我们将持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全力做好企业职工维权工作。”福安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奶轩说,一方面,持续做强做优福安经济开发区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另一方面,在福安城区新成立一个职工维权服务中心,为城区职工尤其是新就业形态职工、非公企业职工提供咨询、调解、免费代写法律文书等一系列维权服务。
福安经济开发区通过“园区枫桥”服务模式,不仅为职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还推动了开发区、职工法律一体化基地、辖区企业、职工等多方共赢发展。下一步,福安市总工会将持续强化职工维权工作,为职工合法权益保驾护航,助力福安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记者 缪星 通讯员 秦红丽
编辑:陈姜燕
审核:蓝青 周邦在
责任编辑:陈姜燕
(原标题:福安:“园区枫桥”模式这样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