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蕉城新闻

洞天福地·诗画蕉城|走进蕉城北山特色畲村 体验最炫“民族风”

2025-02-14 11:30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2月14日,由中共蕉城区委宣传部、闽东日报社联合主办的2025体验“洞天福地·诗画蕉城”新春主题笔会在蕉城区七都镇北山村启动。

 

 

省、市两级文艺作家

闽东日报社新宁德拍客团

市、区两级记者走进北山畲村采风采访

体验浓郁的畲族风情

感受优美自然风光

 

北山航拍  柳明格

 

当天

闽东日报社新宁德拍客团

蕉城分团也在此成立授牌

 

拍客团授牌

 

脚下村道宽阔平坦,眼前房屋错落有致,远处青山蔓延,鼻尖药香弥漫……走进北山畲村,流水潺潺的河道边,充满畲风畲韵的风情广场、文化长廊、艺术墙、交相融合,让人宛如置身于一幅美丽的乡村山水画中。

 

北山航拍  柳明格

 

“过去可不是今天这番景象。”北山村党支部书记雷新平感慨道。

北山村,曾名“白岩”,位于七都镇北部,距城区14公里,以盛产中草药而闻名。20世纪80年代,北山村村民散居山间,“一村三十六寨,寨寨掛在半山腰”是这个小山村的真实写照。受惠于“造福工程”政策,1989年至1999年,北山村逐步完成了36个自然村整村搬迁,实现了搬下来、住下来的美好愿景。

“过去是泥泞路与破旧老屋,现在我们走的是干净整洁的柏油路,住的是畲家人独具风格的新庭院,日子越来越好了。”雷新平介绍,近年来,北山村把“党建引领”“全民参与”“畲族文化融合”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三大抓手,坚持问题导向,以薄弱环节为突破口,集结村“两委”、热心村公益事业的党员群众、致富带头人等力量,将任务具体化、责任明确化、分工合理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采风团参观畲族文创园 李在定 摄

在文化传承方面,北山村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建设了畲族风情广场、文化长廊等项目,对武举人故居、古戏台等文化古迹与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同时收集畲族农耕用具并修建展览厅室,保留北山文化脉络。此外,保留民族村落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为“三月三”等传统民族节日注入时代元素,大力传承乌米饭、菅粽等特色食物制作工艺,保护传承畲歌畲舞、畲医畲药等传统民族技艺,增强文化发展内生动力。不仅如此,北山村还通过联合高校进行研学参观、配合央视摄影记录等方式进一步打响畲村传统文化品牌。

北山村文创产品 李在定 摄

靠山“吃”山。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倾力支持下,北山村立足毗邻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等主导产业区位优势,探索“以组织联建为基,因主导产业而兴,为主导产业服务”发展模式,不断盘活闲置资产,建成了畲族文创园、特色饮食、民宿等新业态,主动为主导产业人才提供生活配套服务,实现“双赢”。以打造畲族特色村寨为抓手,深入挖掘畲族特色文化资源,推进文产融合、文旅融合,走出了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少数民族村振兴之路。

采风团沿路参观北山村 李在定

如今,北山村先后荣获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人民调解先进集体、省级文明村、市党建联系点、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等称号,并被列入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第三批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与保护示范点、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宁德市乡村文化振兴示范村。

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非常高兴来到集自然风光、传统文化、淳朴民风于一体的北山村,她的宁静安逸让人着迷,她浓厚的人情味给人温暖和幸福。凤凰来仪北山美,金蛇腾飞景象新,走过街巷、细品笑声,北山的明天会越来越好。”福建省作协会员、寿宁县冯梦龙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卢彩娱说。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记者 黄璐 茹捷/文  刘霄鹏/视频

编辑:邱祖辉

审核:刘宁芬 吴明顺

责任编辑:邱祖辉

(原标题:洞天福地·诗画蕉城|走进蕉城北山特色畲村 体验最炫“民族风”)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