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凤阳:戏曲小镇民俗大戏闹新春
开年上门送喜报、鼓乐舞龙庆丰年、四天四夜看大戏、“吊十三楼”民间绝活表演……伴随着喜庆的鞭炮声和欢快的鼓乐声,蛇年正月初八,“甜美田园·戏曲小镇”寿宁县凤阳镇春节民俗庙会在意犹未尽中落下帷幕。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戏曲小镇,再次成为农民群众的快乐大舞台。
龙舞欢乐年
凤阳镇,作为寿宁北路戏的发源地,一直以来都有着新春看大戏的传统。今年春节,凤阳村民间文化公益董事会和凤阳村北路戏剧团联合举办了这场别开生面的民俗庙会,旨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农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活动内容包括开年上门送喜报、迎请临水夫人陈靖姑、新年祈福、鼓乐舞龙庆丰年、四天四夜看大戏以及“吊十三楼”民间绝活表演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吸引了周边乡村数千名农民群众前来观看。
正月初五上午,凤阳镇农民文化广场上,鼓乐声、欢笑声此起彼伏。民间鼓乐舞龙等演艺活动精彩纷呈,让现场观众目不暇接。下午的“搭十三楼”绝活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农民文化广场被围得水泄不通。
北路戏演艺中心上演开年大戏
群众看大戏
当晚,新建的凤阳北路戏演艺中心同样热闹非凡。舞台上,戏曲声声,婉转悠扬,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凤阳人爱演戏,也爱看戏。年复一年,人们在戏里听故事,也讲故事。那些或远或近或真或假的故事,总是吸引十里八乡老少戏迷。正月初五下午至初八晚上,连续四天四夜的看大戏,在北路戏演艺中心精彩演绎。浙江宏伟剧团的《窦娥冤》《穆桂英·战洪洲》《赵氏孤儿》,连同此前,本地城乡剧团上演的《杨门女将·探谷》《幸福的葡萄》,一出出大戏更是在新建的农民文化宫北路戏演艺中心引爆人气,吸足眼球,吊足意趣。
现年60岁的村民老刘全程参加了活动,他激动地说:“过大年就该放松逗趣。今年,我们村里自发组织举办的传统民俗庙会,既有祈福活动,又有一系列熟悉而亲切的民间文化活动,真是一场喜气洋洋的‘农民大戏’!”
老刘表示,高山富锌葡萄之乡凤阳,今年葡萄种植喜迎丰收年。观看《穆桂英·战洪洲》等经典剧目,让他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他说:“这样的年,令人难忘!”
活动现场,临水夫人陈靖姑的神像被迎请到庙会现场,村民们纷纷上香祈福,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鼓乐舞龙表演中,两条色彩斑斓的中国龙在广场上空翻腾,别有丰收意趣。
“吊十三楼”民间绝活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庙会还邀请了民间艺人表演“吊十三楼”绝活。这一民间绝活已有百年历史,表演者需在高空中完成一系列惊险动作,令人叹为观止。而四天四夜的戏曲演出,更可让村民们过足戏瘾。凤阳村北路戏剧团老艺人们表示,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更多农民演员和来自浙江的剧团演员有了更多沟通互动和借鉴提升,对北路戏发源地的戏曲文化传承发展大有好处。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刘霄鹏 文/图
编辑:邱祖辉
审核:刘宁芬 吴明顺
责任编辑:邱祖辉
(原标题:寿宁凤阳:戏曲小镇民俗大戏闹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