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宁德新闻

宁德时评|共筑网络防护网 守护老年人数字安全

2025-01-15 10:19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共筑网络防护网

守护老年人数字安全

□ 叶小雨

 

2023年以来,河南有上万名农村老人在激活电子医保卡的过程中,被人私自开通了支付账号,并将这些支付账号倒卖给网络赌博、洗钱等犯罪团伙,成为转账、洗钱的工具,直接威胁到了老年人的财产安全。

近年来,诈骗手段不断“下沉”至基层,并利用数字化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在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从在线支付到远程医疗,科技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然而,在这场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有一个群体往往被忽视,他们就是老年人。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享受数字生活带来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他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数字安全风险。如何保障老年人在数字世界的安全,成为了我们必须正视的社会问题。

 

老人上网,风险与挑战并存

老年人群体在享受数字红利的同时,也成为了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等风险的高发群体。一方面,由于对网络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相对有限,老年人更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虚假投资、保健品诈骗、冒充亲友诈骗等针对老年人的网络犯罪手段层出不穷,不仅给老年人带来了经济损失,更在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另一方面,老年人对于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相对薄弱,容易在不经意间泄露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敏感数据,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数字鸿沟,亟待跨越的障碍

数字鸿沟是老年人面临数字安全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相较于年轻人,老年人在学习新技术、适应新环境方面存在天然劣势。他们可能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复杂的网络安全知识,也可能因为对新事物的不熟悉而产生畏难情绪。此外,社会对于老年人数字技能的培养和支持体系尚不完善,使得他们在面对网络风险时显得尤为脆弱。因此,缩小数字鸿沟,提升老年人的数字素养,是保障其数字安全的关键。

 

多方联动,共筑安全防护网

面对老年人数字安全的挑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对老年人数字安全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老年人数字教育的投入,通过开设免费课程、举办讲座等方式,提升老年人的数字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

企业应承担起社会责任,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数字产品和服务。例如,开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手机和应用程序,简化操作流程,提高易用性;加强用户数据保护,确保老年人个人信息安全;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一旦老年人遭遇网络诈骗等问题,能够迅速提供帮助。

社会组织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连接政府、企业和老年人,推动形成关爱老年人数字安全的良好氛围。通过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等形式,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老年人的防范意识。

子女和亲属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耐心教导他们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帮助他们识别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及时疏导他们在数字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扰。

 

科技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对于老年人而言,数字安全不应成为他们享受数字生活的障碍。我们应该携手共进,跨越数字鸿沟,共筑老年人数字安全的防护网,让科技之光温暖每一颗夕阳红的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保障老年人的数字安全,更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让科技真正惠及每一个人。

 

 

 

 

“宁德时评”专题专栏

持续征稿中!

 

被采用刊发的稿件
将给予200元/篇的稿费
并颁发电子用稿证书
期待您的投稿!

 

详情请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快来投稿!这个征集活动开始了……》

 

主办:宁德市委网信办
来源:网信宁德 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作者:叶小雨
编辑:邱祖辉
审核:刘宁芬 吴明顺

责任编辑:邱祖辉

(原标题:宁德时评|共筑网络防护网 守护老年人数字安全)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