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观察丨福鼎:厚植沃土 民营经济“枝繁叶茂”
近日,记者走进福建领福新能源电池结构件项目生产车间,只见17条流水线正开足马力生产,为宁德时代、福鼎时代、霞浦时代等企业供应锂电池外壳,每条生产线日产量可达到3万片。
“我们的自动化设备贯穿全生产链,在节省30%人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控性。”该企业负责人严凡介绍道。该企业位于福鼎市双岳项目区,本是一片老旧厂房,在福鼎市“腾笼换鸟”之下变身为如今的“智造工厂”,去年实现营收约3亿元,今年计划承接3.5亿元订单。
“目前,企业壮大、产业发展、工人增收的‘三赢’局面,离不开福鼎市委、市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大力支持。”严凡说道。
民营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增强企业服务能力,福鼎市全面提升“益企宁德”服务,以优化特色产业链发展的营商环境为主线,发挥茶产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四大产业发展服务队作用,对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项目推行“一链一策”精准审批,建立“企业需求、政策定制、问题协调”快速响应机制,加快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同时,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实行“拿地即开工”,推动审批服务从“接力赛”向“齐步跑”转变;实行“一类项目一个专班”模式,完善项目服务机制,落实落细服务责任,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形成讲实干、求实效、创实绩的浓厚氛围。
“我们以‘全链条跟进、全流程提速、全方位服务’保障福鼎锂电及配套项目建设,努力为新能源新材料上下游产业链提供优质建设环境。”福鼎市新能源新材料上下游产业链专班专员黄印兴介绍。2024年,福鼎市锂电新能源入选省级县域重点产业链,锂电配套供应商增至35家。
政策精准滴灌、服务全链覆盖,福鼎市持续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培育升级白茶、海洋、文旅等特色产业,在现代经济体系建设上取得新成效。福鼎白茶产业坚持“3+2”发展战略,实现茶产业综合产值超150亿元,惠及38万涉茶群众;福鼎时代、邦普、凯欣等重点企业加快产能释放,鼎盛钢铁稳工稳产,锰元新材料等产业链项目有序推进,“3+X”先进制造业体系布局进一步完善;太姥山森林树屋、羽润环湾大酒店等文旅重点项目完成建设,福鼎获评2024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
聚焦产业发展,福鼎市进一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环境,在宁德率先启动项目招投标“评定分离”试点,促进招投标“阳光交易”;深入推进“联合共益执破”机制,在宁德首创“破产+执行”一体化办理模式,建立问题企业精准甄别、分类处置制度,推动危困企业再度重生、“僵尸企业”快速出清,实现了申请人、债权人、债务人及社会稳定等多方共赢局面……着力打造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创新典型。
“正是因为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我们在做好茶叶生产加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茶旅融合的新业态、新场景。”大荒茶业创始人付明峰说道。以“白茶”为主题,该企业建设大荒森林荒野老树白茶客栈,提供森林茶会、认养茶树等项目,让游客更好地体验福鼎茶文化。
筑巢引凤舞,踏歌逐浪高。如今,从重点产业链的“一链一策”精准服务,到特色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再到营商环境的系统性改革,福鼎市正以制度创新和服务升级,为民营经济注入强劲动力,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朱灵塬 通讯员 王婷婷
编辑:陈娥
审核:蓝青 林珺
责任编辑:陈娥
(原标题:宁德观察丨福鼎:厚植沃土 民营经济“枝繁叶茂”)